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 何 旭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中心幼儿园 何 旭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抓住契机在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自身有健康的心理,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自身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幼儿在入园以前,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权威,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看来都是对的。幼儿入园后,这种权威逐渐转移到老师身上,孩子们常会说“老师就是这么说地”或“老师这样做了”教师的衣着、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幼儿园教师性格内向、多愁善感,不爱说话,她带出的孩子在性格上就会比较压抑,没有别的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如果一个幼儿园教师脾气暴燥,心胸狭隘,对孩子缺乏耐心,她带出的孩子也会敏感、烦躁、爱发脾气。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胸怀宽阔;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与周围人和谐相处),且其“行为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幼儿园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幼儿园教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孩子都应尊重、平等对待、适度关爱,不会因为个人情绪去影响孩子,自己心情好对孩子就耐心,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向孩子发脾气,不会因为有的孩子聪明乖巧就特别喜欢,有的孩子调皮就不喜欢甚至排斥,对“关系户”的孩子就特别关照,对别的孩子就缺少热情。幼儿园教师只要一踏进班级一见到孩子就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其他所有的杂念抛之脑后,进入角色,这是所有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氛围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氛围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家庭,每位教师、每个孩子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重要成员的我们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师不应把自己总摆在教师的位置,对幼儿进行指导,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地,让孩子感觉亲切,让自己在更多时候成为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可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感受,教师可问幼儿“你怎么了?”或“你想对大家说什么。”也可用非语言沟通,如抱抱幼儿、摸摸他的头、牵牵他的小手或用眼神表示对幼儿的信任、赞美或期望,这种无声的爱,让幼儿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
  教师还可借助集体的力量,让幼儿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当一个孩子出现情绪不好或生病时,老师引导其他小朋友都来关心他;当其中一个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老师引导其他孩子都来帮助他;当两个小朋友间出现问题时,其他幼儿都来帮助分析、解决,在让其他幼儿感受爱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爱怎样去爱。有集体活动时老师鼓励每个孩子都参加,为班级争光(即便输了也不必气馁,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尽力就行)……
  总之,老师每天都要通过简单的各种动作如叫孩子的名子,把每个孩子的图画,手工艺术品挂到墙上,表扬所有的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倾听孩子的诉说,展示亲情,鼓励接纳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情绪易受感染,通过这种健康的氛围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消除消极情绪,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
  上健康课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之一,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贯穿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利用各种教育活动在教给幼儿知识、传授幼儿技能的同时,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语言故事、儿歌中优美的语句、诗歌的意境熏陶幼儿,让幼儿体验美、感受美,培养幼儿对美的向往及积极向上的情感,还可直接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启发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故事《小猪变干净了》就教育孩子们要讲卫生,互相帮助,《萝卜回来了》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美,创造美,再现自己的心世界。一位小朋友在意愿画《我最想做的一件事》中就画了爸爸妈妈和自己手牵着手,当老师问他为什么画这幅画时,他告诉老师爸爸妈妈分手了,他现在最想让爸爸妈妈合好,象以前一样手牵手上街。当幼儿再现自己的内心后,老师就要善于抓住契机对幼儿进行引导,关注幼儿的心理需要,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
  (四)一日常规中渗透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更要在一日常规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入园、离园时教育幼儿讲礼貌;在入厕、喝水、进餐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午睡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教师要允许幼儿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出现了不良的情绪反应时,最忌讳的做法是让幼儿强行地自我压抑,甚至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他们的情绪,不准他们表现出来。不让幼儿的情绪通过正常的途经得以发泄,结果可能会导致幼儿身心失调,甚至出现其它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如讲故事、听音乐、绘画、倾述等疏泻不良情绪,保持心境的平衡和稳定。
  (五)在幼儿行为出现问题时,认真分析、谨慎对待,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在幼儿行为出现问题时,大多数老师往往从思想方面着眼,而很少从心理方面来分析。问题出现后,也多采用惩罚、教训的手段,这显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无意识的,往往孩子自己做了某一件事,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等自己意识到时已经做了。幼儿的意志力差,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明知道这一件事情不能做,却控制不住自己还是做了。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具体分析、谨慎处理。

 

  • 【发布时间】2016/3/22 16:47:23
  • 【点击频次】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