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防止小学生唱读

 

【作者】 覃洁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防止小学生唱读

 

广西陆川县马坡镇新山小学 覃洁梅

 

  现在,还有不少小学生仍有唱读的习惯。他们在读书时,常常两字一顿,并带着长长的拖腔,就像过去的秀才吟诵诗文一样摇头晃脑,这样,文章的词句不但被读破,而且声音单调、乏味,令人听了产生厌烦感,长期下去不仅严重影响朗读水平的提高,还会造成学生们对课文理解能力的障碍,因为文章的句子被读破,整个句子意思就会被分解、割裂。领会文章内容就更无从谈起了。
  造成学生唱读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不少教师习惯唱读,在教学生朗读时自然唱读方式领读,必然造成学生唱读现象。二是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大多数不强,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词句的意思,因而造成在朗读上分割句子,甚至把词也读破的现象。
  唱读现象如果长期、大范围地存在,势必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五方面入手,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唱读现象。
  一、改进教生字的领读方式。
  我以前在教低年级学习汉字时,常这样领读:“花——鲜花的花,国——祖国的国”。学生在跟读时往往把生字的读音拉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拖泥带水的习惯。现在我不用字不离词的原则来教学,改用更简洁的方式领读。如“花、鲜花,国、祖国”,这样既便于理解记忆,应用生字,又自然地克服了唱读的习惯。
  二、读准带某些声母的字词。
  在现代汉语中,带舌尖后音和鼻辅音的字词发音时,分别要在舌尖翘起、鼻腔出气时把声音拉长,比较困难。因此要着重读准这些字词。汉语中带舌尖后音和鼻辅音的字词数量不少,使用频率也不低,如“那么”、“内容”、“知识”等,只有要求学生能读准这些词,才能在一定的语音范围内控制唱读现象。
  三、加快说话和朗读的速度。
  学生唱读时总是延长每个字的读音,与正常说话或朗读相比要慢得多。若要求学生适当加快说话朗读速度,首先必须感知、领会词语的含义,从初步的语法知识上把握词语的结构规律,训练学生词为注意单位进行朗读;其次,还要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事物,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如此坚持训练,学生想唱也唱不起来了。
  四、加强停顿等语调指导。
  学生唱读用的是一成不变的节奏和调子,犹如“小和尚念经”其原因有三个:一是标点符号的停顿没有掌握,不管是顿号、逗号、句号,停顿的时间都相等;二是没有逻辑停顿,不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来安排停顿,只是在换气时才作停顿;三是语调无变化,无论是什么句子都平直调。针对上述情况,我在阅读教学中多作示范朗读、指导,口把口进行纠正,将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久而久之,就使学生说话和朗读有合乎规范的停顿,有快慢舒畅的节奏,有富于变化的语气。
  五、多个别朗读,少集体朗读。
  由于小学生误字能力不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大部分读课文反应迟钝,集体朗读极易形成不正常的“和谐”的慢拍的状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部分优秀学生因压不过大多数学生的声浪,极易被感化而随大家唱读。因此,宜多个别朗读,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发布时间】2016/3/22 16:49:00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