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符 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五宝镇学校 符 芳

 

  【摘 要】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本文注重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形并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自主;创新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但放眼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开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语文活动教学形式,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适宜参与、探究、创造的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及有意识的接受学习等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逐渐养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
  (二)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三)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流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
  (四)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讨论,在提出问题后要先预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问题,让思维先动起来;分组以3到5人为宜,教师要监督每个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发言,当发现方向明显错误的讨论时要及时引导,保证讨论的顺利展开;学生发言时,教师要适时的评价,对学生独到的见解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保证学生继续探讨的热情和兴趣。总之,整个讨论过程,我们要做到有作有合、有议有思、有说有听、有放有收。
  (五)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齐艳.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5):11-12
  [2]寇天明.浅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科技信息》,?2010(33):302-302
  [3]孙喜杰.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观周刊》,?2012(38):244-244

 

  • 【发布时间】2016/5/4 22:59:15
  • 【点击频次】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