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

 

【作者】 胡洪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庙小学 胡洪英

 

  【摘 要】 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如数学解决问题的结果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考虑,良好计算素养终身受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中处处离不开计算。
  【关键词】 提高;计算;准确率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一、加强基础训练
  《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1)加大训练频度
  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每次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训练的方法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像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注意形式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比如授新课前,坚持用5分钟时间搞口算基本训练。这种课堂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这种训练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
  (2)提高训练速度
  口算训练也要有针对性,要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针对这一情况,在训练时,把分数运算的口算放在异分母的加法上,同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
  (3)变换训练形式
  ①运用口算簿。教师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或把得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交换改、对得数。这种速算比赛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②运用口算卡视算。指名口算,可以按座位顺序算、小组算、横排算、竖排算,像开火车似的一个接一个很快说出得数。
  ③听算练习。听算是口算方法中最难的一种,它要求学生通过听老师读题,再作出判断、计算,最后形成结果。其程序是:感觉输入—→短时记忆—→心算—→形成结果—→写下来。这几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
  二、培养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体现。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准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准确、迅速进行的有效保证。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
  (1)认真看数的习惯。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3)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在教学中,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4)仔细计算的习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5)算后演算的习惯。每次计算结束后,让在学生确定所列算式和运算符号无错误的情况下,再对计算结果进行重新演算和验证,既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重视错例分析
  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式题,应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此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演、作业批改等都是反馈计算信息的良好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从而让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要提高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会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刻钟。计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 汪刘生.
  [2]《计算教学》.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曹培英.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6/5/4 23:31:35
  • 【点击频次】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