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困生”的解救策略

 

【作者】 道吉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困生”的解救策略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藏族中学 道吉加

  一、提高教师素质,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因此教师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更要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创设和谐平等远交近攻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有无限的潜力可挖。
  二、指导学困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更为重要。学困生对学习通常有一种消极态度,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改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在每堂课上课开始,就要创设情景,如用音乐、图片、电视记录片、漫画等一些比较形象生动例子,然后在这种情景的渲染下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如在讲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时,就边放歌曲《大中国》,边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出来,而且还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这时,笔者故意走近学困生身边,示意他们把歌唱响一点,使他们感觉到,在上课过程中高歌一曲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增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②营造情趣,激发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情趣的体验过程。热烈而又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窒息智慧的火花。把情和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从而产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③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兴趣。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要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要让学困生多观察、多读图。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让他们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时,要求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并画出简单的世界地图,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困生也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自然,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三、让历史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①从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历史学困生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4我们为什么说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5郑和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感悟。特别是对于历史学困生,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我就会就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信,尽可能的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学习能量,由此增强他们对历史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②从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结合每个历史学困生的能力和特点,单独布置作业,保证每个学困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作业,体会到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学好历史。另外,老师在批改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时,可以采取面批,及时的给予当面的表扬,或者在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上写一些很有鼓励性的话语,给予肯定。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话,或一句评语,就会让历史学困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验到成功的乐趣。③从考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了能让历史学困生在历史的考试中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在每一次的阶段性测试中,会特别的设计测试内容,除了注意趣味性外,特别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专门安排了一些与学困生胃口相配的中低档题目,如一次阶段检测我设计了三十个单项选择题、两个材料分析题共一百分,一来借助这次检测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来由于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学困生一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七十分以上,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回报,,学困生们心理会无比的喜悦,对今后历史的学习充满了自信,有助于历史成绩的提高。
  四、对症下药,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在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例如,对顽皮型后进生,应该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智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对迟钝型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在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 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 着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作品及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当然,造成“学困生”学因的原因有多种,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等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学会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表扬、家访就立竿见影。“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愿意学、会学、乐学,是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以激励评价为主,同时对症下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教师的使命。

  • 【发布时间】2016/5/7 16:14:24
  • 【点击频次】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