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 邓小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贵州省开阳县第一中学 邓小波

  长期以来,评价一堂课的质量高低,通常用语是“讲得如何”,而不是“学生学得怎么样”,因而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一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讲课时面面倶到。二是教师认为自己的水平高,每节课滔滔不绝,常常是老师觉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昏昏欲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同样的结果:基础差的学生会感到物理知识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而被动地被老师牵着走,久而久之便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主动开动思维、进行自我开拓的锻炼,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习内容分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1、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立足课内,精讲精练
  在物理教学,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课堂上老师从来就没有闲着过——嘴里不停地说,手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一节课就准备好几十张投影片,教学密度大得惊人。一节课讲这么多学生能接受吗?这好办,不能接受的学生,教师就等下课以后再给他们补。所以经常看到的是老师追着学生补课,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啊讲。另外就是练习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做,课内由老师继续灌,都想尽可能多地挤占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结果是事倍功半,即使出了点“成绩”,也是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因此老师备课时要多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悟,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老师的话要尽量地少,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声音和学生的活动。由于总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又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这样的练习质量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思维活跃,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减轻了课外负担,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授课更顺畅,更有针对性。
  我们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反对“只讲不练”、“不讲只练”和“多讲多练”等教学模式。而是“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物理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提高它的有效性必须有教师课前的周密策划,即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从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中可以窥见如果我们的课堂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双基训练扎实,教学容量厚实,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方式灵活。那它的有效性就不容质疑了。
  4.练习到位,及时反馈
  要认真选编练习题和测试题,坚持讲练结合,使每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落实到位。练习要有一定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精心选编的练习题学生能否按时完成至关重要,他直接影响着学习的目标能否实现,而教师的精力有限,为使每节课的目标落实到位,我们采用教师抽查和学生互查的方式检查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解模糊的问题,教师可对症下药,及时补救。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多探寻学生学的规律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可变因素,主动让自己的教学去适应学生,以学法定教法,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成为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支点。只有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才能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6/5/7 16:22:55
  • 【点击频次】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