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冷时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冷时芳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用发展的思想、用课改的精神指导教学,不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承担起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使命。
  【关键词】 信息素养;全面发展;教学策略;个性培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信息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要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人才,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信息素养培养。在国家实施高中新课程后,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与计算机操作技能之间的转换,传统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之间的问题,单纯的计算机操作与情感教育之间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采用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
  据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不太感兴,学生觉得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没意思,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把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与学生兴趣、创新性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一)生动有趣的导入是成功课堂的开始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太敢在课堂上质疑问难,刨根究底。学生创新的火花在害怕中当然无法点燃,学生创新的意识在不敢问、不敢讲中泯灭。为此,教师要努力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部分,最好是创设融洽的情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教师要创设融洽的情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这里的融洽情景,不仅仅指营造宽松、积极、愉快、和睦的课堂气氛,不仅仅是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尊重、信任、热爱,更应该是师生之间每每进行的心灵碰撞,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从而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又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感染,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主动参与的热情便油然而生。
  (二)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一个普遍的模式: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如此循环往复。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也仅仅是讲练结合,多媒体演示等。这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就感到乏味。
  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误,在纠正错误中获取知识。例如,在Word 中图形叠放层次一节的教学,老师为了学生获得对“层”的认识,先出示了几幅内容相同而叠放层次不同的图,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学生很容易看出,这四幅图只是每幅中图形的叠放层次的不同。然后让大家自己试着做出这四幅图,学生开始制作,有的学生想到了复制,画第一幅,复制了四个,但是图形拖来拖去,始终达不到目的;而有的学生是一幅一幅画出来的。这种大胆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计划明确指出:“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学科整合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如:在学完Word模块内容后,让学生分小组设计板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制作黑板报、手抄报的经验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同时,相邻小组之间的作品进行相互比较,接着老师作评价,对学生作品中有创新的部分提出表扬,这样对大家都起到了激励作用,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开展分层次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
  新课程理念是“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培养”,传统信息技术课学生们都叫“电脑课”,注重软件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把信息技术课变成软件使用说明课,这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很远,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样既有了全面发展又有了个性培养,也符合现时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学校教育教学从管理到具体的课堂实施,要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所有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接收情况得到最贴近的发展空间。
  (一)熟悉学生,按学情分层
  虽然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在年龄和知识层面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学生的个性还是存在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结合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可分为ABC三个层次:A 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是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层,是基础,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
  (二)设计分层次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从练习难度上要设计难易程度有差异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在《电子表格处理与加工》中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
  1、基本函数有哪些?
  2、学会使用求和、求平均值函数;
  3、尝试使用其他函数。
  对于上面三道题,都是侧重方法性的练习题。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少做、快做,对于个别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跳过,直接做有提高性及有发展性的题,同时也鼓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试做难度较大的题,适度加压,挑战自我。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确实需要从技能型培养向综合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信息课教师要不断改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新型的人才,让我们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起,不断创新信息课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为打造高效信息化课堂而不懈努力。

  • 【发布时间】2016/5/7 16:27:28
  • 【点击频次】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