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蓝晓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广西省博白县顿谷镇初级中学 蓝晓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营造和谐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创新,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把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展到课外。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激发;自主意识;质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而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变得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营造和谐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赞可夫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活力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的良好的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平等、民主思想,营造轻松自在、亲切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放得开,思维才能活跃,学生的潜能才能提到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变师道尊严为教学相长。有时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课堂上不敢发言,我尽力鼓励他们思考回答;有时组织学生讨论,我就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到小组中去和学生共同讨论,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缩短师生之间距离。如讨论“秦始皇是杰出的帝王,还是暴君?”这个问题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主地发言,就“你心目中的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辩论,形成一定共识。作为教师,我不作结论,只提出一些看法、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和批判传统观点的创新勇气。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在本质上说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使学生对史学创新真谛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观点不等于科学的观点,大胆思考,阐发独立见解,离不开科学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创新意识的前提和萌芽。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在老师看来非常幼稚、无意义的,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造性。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诱发并保持学生的好奇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历史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如秦始皇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宏伟的万里长城的修筑;丝绸之路的开辟;大运河的开凿;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和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想象,大胆实践。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内容时,先提出问题:建康在哪?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是何意?“淝水之战”发生在何时?南京为何称“六朝古都”?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会很好奇、很主动地去探索历史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只是由教师填鸭式的独立讲说,学生听故事式的被动接受一些历史知识,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因此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例如,我在讲授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一系列活动的内容时,首先提问:“这样不思进取,争权图享受行吗?其失败结果与之有关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农民运动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解决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何异同之处。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如,“有关《马关条约》中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那么我们应不应该这样称呼李鸿章呢?说明理由。”这一问题不是“是或否”所能定论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回答,也可以从教材的重点史实出发,只要我们能够基本说明问题即可,不要刻意去追求讨论结果。无论是哪种说法,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有据均可得分,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多么幼稚,老师都不能轻易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次探寻,遇到都是老师的“无聊”、“不可能”的言辞,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地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创新,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有一位教育家在评论教育时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主动的,教学应该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条件。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历史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的做法是:①给学生明确提出:历史学习贵在质疑,能否在读完书后提出问题,是其是否学会历史学习的重要标志;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没有认真思考,懈怠懒惰的明显表现,应该受到严肃批评。②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习惯。如”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导入设疑: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还领先世界吗?例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对历史现象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对历史概念设疑:课文中说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那么,民族英雄到底指什么样的人?也可以设疑历史结论: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结束时设疑:鸦片战争后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的设疑,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教材并非无疑,而是处处有疑,若不能质疑,说明并未学好教材。③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最后怎么样?”分析“说明了什么?”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上类似的“有什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或联系是什么?”比如学习近代前朝的文化“西学东渐”这一节,就要搞清楚:“西学东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学’影响下发生了什么?发展规律是什么?最终结果怎么样?说明或反映了什么?历史上类似情况(大规模地吸收外国文化)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很显然,如果教师长期坚持要求学生这样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有较大进步。
  五、把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展到课外
  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基本上保持课堂作业以问答题为主和练习以中考题型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历史作业应该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去完成,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如辩论式作业,讲“西安事变”时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放蒋介石;故事式作业,小论文式作业如《我心目中的拿破仑》;调查式和推理式作业如《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手工小制作如制作历史模型,编历史剧等形式多样,能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用武之地,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敢于质疑,富于联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既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又要认识到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深化。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读书比赛、撰写小论文等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善于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活起来,切实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是学生的倡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参与者、发现者。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6/5/25 16:26:27
  • 【点击频次】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