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 朱剑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广西陆川县乌石镇第二初级中学 朱剑清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较多,眼界比小学开阔得多,对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对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学生

  我国的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材。这无疑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为今后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停留在前人基础上而无所进步。现行的教育体制则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江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也是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依赖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大家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绝不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如果那样就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参上明确指出本文是寓言,主要表现愚公大智若愚的精神。可学生可能认为愚公搬家是更省事,现代移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我认为如果学生有这种认识又未尝不可呢?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只要理由恰当就可以了,何必追求一致呢?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我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进行大胆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是培养其创造思维的最佳途径。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发散思维,想想自己小时候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与鲁迅类似的体验。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是当时的鲁迅,你会怎样做?再如,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调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体会小主人公失学放鸭的经历,大胆想象小主人公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当然,对于其他文学名著,我仍然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与大胆想象。如教学《孔乙己》时,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他们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想象,孔乙己断腿之后会怎样。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让学生作假设性想象,如果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文章情节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真正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学以致用,真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就是要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得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此,在语文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开展了创作座右铭、格言征集、校园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校园广播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放手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便让学生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效果良好。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做语文教学中的有心人,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一定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并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8期. 
  [2]《希望月报》.2007年第3期.

  • 【发布时间】2016/5/25 16:41:02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