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 简德计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贵州省望谟县新屯街道办交角小学 简德计

  【摘 要】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下,加强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粗讲、熟读、背诵等方法教学,能使小学生毕业达到背诵100首古诗的目的,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词汇。
  【关键词】 古诗瑰宝;丰富资源;理解粗讲;熟读背诵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诵读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作品内容,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一、理解背景,粗讲大意
  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从理解课文背景开始,正所谓“言为心声”,只有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此文的,才有可能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如在学习《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首诗时,背景介绍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知道,当时正处于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时期,我们怎能体会作者听到这个喜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试想昔日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犹如飘蓬。今日突然听说收复失地了。逃至四川避难的杜甫,怎能不涕泪交加。肋下生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如李白的诗想象瑰丽,狂放豪迈,充分显示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而他又特别重感情,处处流露处对友情的依恋。《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就是这样的代表,学习时,应充分体会诗句,把握思想感情。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春节,有时它会以背景信息出现在诗词中,这些也必须充分了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还有《寒食》、《元日》,里面都有所涉及。这时我们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时间,农历九月九日,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这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了。
  二、引导诵读,达到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更有甚者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多么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必要条件。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吧!不过读也是有技巧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引导背诵。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学生自然而然就将诗词内容背诵。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后,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背诵全文。
  三、以乐配诗,升华情感
  古诗之所以朗朗上口,因为它对仗工整、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我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抓住字句的声音节奏,体验作者情感,一气呵成。为了使朗诵的效果更好,我将不同风格的诗词配以不同风格的民乐。如在背诵《春江花月夜》时我配以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音乐响起,学生眼前仿佛出现月光笼罩下的江面,烟波浩淼、水波粼粼,在这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学生琅琅背诵,心驰神往那美丽而神秘的景色,体会作者的离别相思之苦。音乐与诗相偕相融,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引发了对美好人生的思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时可配以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体会岳飞报国无门而誓死抗金的爱国情怀,背诵柳永的《雨霖林》可配古筝《阳关三叠》,古筝的哀婉缠绵诠释了诗人的离愁伤感……,以乐配诗,使学生更乐于背诵和理解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诗词作品。五年来通过背诵古诗学生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我欣慰地看到学生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中会走出诗人、作家。我相信,明天的创作始于今天的积累。
  以上几点只是我将古诗词同语文教学结合的粗浅感受。语文知识浩瀚博大,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相信一定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布时间】2016/5/25 16:46:18
  • 【点击频次】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