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活化教学资源,让思想政治课更有效

 

【作者】 韩红贤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生活化教学资源,让思想政治课更有效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韩红贤


  【摘 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化教学资源,让思想政治课更有效。一、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四、有效促进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的达成;五、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激发兴趣;丰富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专业成长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之需要而教育。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现代生活经验,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从而提高政治课教学实际效果。
  笔者认为,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发和使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新时代的劳动者》的课堂教学,谈一谈开发和使用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价值。
  一、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较抽象,教材中的素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和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照本宣科式的政治课教学缺乏兴趣。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因此,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成了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笔者们实施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在正式上课前,笔者播放了一段视频《劳动成就梦想》,该视频反映了笔者国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国家性的、地方性的,也有每个家庭的。这个视频的播放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睛,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在探讨劳动的意义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睁大发现的眼睛,寻找笔者们身边从事不同工作的劳动者,然后由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这些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给笔者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突破就业的意义这一重点时,笔者事先布置学生写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分析自己选择这种职业的依据,学生的文字材料实在而有深度。在突破解决就业的措施笔者播放了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气绝服毒》,学生探讨的兴趣相当浓厚。而在介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措施时,笔者则展示了笔者市《靖江日报》刊登的《一酒店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的文字报道和现场图片,学生的表情立刻显得相当凝重。
  因此,生活化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资源的滞后性,让学生有亲近感,让学生更有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教材上现成的东西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一课中,笔者则打破了课堂和教材局限,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职业理想,充分开发了学生自身这一学习资源。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去搜集有关笔者国就业形势的材料和数据,让学生有一种跳出教材天地宽的感觉。在课前,学生通过街头采访了解了劳动者的就业压力,懂得了如何实现自身的就业和创业。邀请了靖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谈了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帮助劳动者维权的具体案例,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这些生活化的活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丰富,能极大地丰富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学会更好地生存。
  因此,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打破了课堂教学、教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途径。
  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习参与度,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包含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程度。
  教师的讲解与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当然也能比较充分地、有条理地展示知识。由于教师地位的特殊性,教师往往主宰着课堂互动的内容、形式、进程和效果。部分教师甚至借口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满堂灌”,即使让学生参与,也是偶尔的,浅层次的。学生在这种课堂中,有的昏昏欲睡,有的无所事事。课堂学习结束,学生脑子里一片空白,教学效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一课中,课前由学习小组分组搜集材料、现场访谈,课堂采用播放视频、调查材料的发布、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小组讨论、演讲、分享经验等方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有效促进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的达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思想政治课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忽视后者,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为教案中的几行空头文字。
  在本课的学习中,由于所运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材料,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较容易从心底里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和就业的重大意义,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准备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学习素材。在课堂学习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对生活化学习资源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这些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中,创设了学生主体尝试、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真正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悟,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最终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
  五、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中小学使用的是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标准,可以说,它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也就谈不上开发、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这导致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但不能提高,相反有所退化。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地或者引导学生共同地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
  众多的生活化素材要能开发成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还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去筛选、整合和优化。因此,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要求教师具备适应教学需要的开发与选择生活化课程资源的素养和能力,要学会充分挖掘各种生活化课程资源深层次价值的能力。
  在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所选取的问题或主题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及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甚至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论修养,需要不断地阅读、学习,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开发和使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和使用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各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真正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
  [2]《课堂教学设计》   主编:郭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6/5/25 17:44:09
  • 【点击频次】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