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戴甜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疆伊犁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戴甜甜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高低,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腔热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艺术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有效探索,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总之,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并非难事。基于上述认识,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准备。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相反的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使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二、调动内外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兴趣的形成和巩固,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要利用各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四化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2、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辅之以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总之,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中,既要重视以上所讲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师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连系,使家长在家里配合老师的教学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快乐学习,开心生活。

  • 【发布时间】2016/5/25 17:55:54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