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深思课堂”的构建

 

【作者】 朱光姝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深思课堂”的构建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镇蟠龙小学 朱光姝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数学课里,如何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应取决于数学思考的落实。学生只有经历了思考过程的洗礼,方能发展其思维品质。实施思考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个精心打造、师生互动、因势利导的过程。而夯实思考过程的难点却在因势利导上,课堂中的“势”是千变万化的,且即时生成,也许做到因“势”而导并不难,但要导出思考的价值却不是一件易事。笔者通过实验,若抓住数学“理由”的展示来引导学生有机思考,将会弥补数学思考的折扣,为构建“深思课堂”倾注新的活力。
  【关键词】 课堂;思考;引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教学应承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艰巨任务。毋庸置疑,数学课堂才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主渠道,那么数学课中任何替代数学思考活动的做法都是与此相悖的。教师应围绕“数学思考”这条主线,设计问题情境,组织讨论与交流活动,通过反思与辨析,操作与思考,引导与点拨等形式,促进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共享,让学生走进“深思课堂”,经历一次次数学思考的洗礼,为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这里的“深思”,并不是“难思”,任何超越学生实际思维水平的思考都是无价值的,它需要教师研究学情,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数学知识里必需而值得思考的因素数学思考,确立切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思考性目标,围绕“有意义思考”这个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多层面展开分析和讨论,猜想和预设,交流和补充,形成全员参与思考,全程参与思考,主动接受思考,全体深入思考的“深思课堂”格局,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数学课中,如果思考的目标定了,思考的意识有了,那么怎样做才能不让数学思考打折扣呢?笔者认为,“三个是否”事关大局,即是否搭建了思考的平台,是否提供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是否智慧地进行了因势利导。“平台”和“时间”是思考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属于教学意识的范畴。而“因势利导”则是一种教学智慧,往往是思考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所在。面对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势”又该抓住什么而导呢?实践证明,因“理”而导是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因为构建数学思考的重要板块通常是追寻解决问题的来龙去脉,概念法则的因果关系,数学新知的获取过程。因此,追索算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数学思考的重头戏。具体到一节课中,不必像蔡明表演的搞笑小品那样,处处都问为什么,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会降低思考的价值。要审时度势,抢抓时机,关注重点难点,“该出手时则出手”,该追索原因的一定得问个水落石出,不需要的则一笔带过。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谈谈因“理”而导的时机与策略。
  策略一:“第一个学生的回答或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时”展示想法。
  【案例1】“说说你的想法!”
  探究完“分数基本性质”后,随即呈现一题组,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里应填几?(1) (2)(3)
  师:第(1)题谁有答案?
  生1:()里应填5。
  师:你们同意吗?(不少学生不敢确定。)
  师:看来大家想听听理由!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我先观察分母,由4变为20,乘了5数学思考,分子也应该乘5,这样分数大小才不会变,所以1乘5得5
  师:你们听懂他的方法了吗?谁会用你理解的方式说说你的意见?
  生2:分母4和20是对应的,从4变为20扩大了5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也应扩大5倍,所以填5。
  生3:我是倒过来观察的,20变为4,除以了5,所以分子应该是()÷5=1,所以()里应填5。
  师:这些方法你同意吗?(同意!)看来你们的办法真多!接下来第(2)(3)题会做了吗?(会!)谁来报告答案?
  生1:第2(2)题填40。
  生2:第3题填2。
  师:同意答案的举手!(全体举手)不用再说理由了吧。(不用!)
  上述填出由分子或分母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引起变化的数,是对分数基本性质应用的首次尝试,学生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尚需要比照“性质”一一对应分析,教师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发现有些学生尚不能确认对错与否,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与验证。此时的“势”告诉老师,展示思维过程迫在眉睫。于是顺势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引导:一是“说说你的想法”,通过展示个体性的思维路径,让其它同学再经历一次应用“性质”的整理与体验,不仅要明确方法——“观察对应分母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分子的变化”,而且要确定大小—“分母乘了5,分子也应乘5,所以1×5=5”。二是“用理解的方式说说意见”,试图通过众多同学的交流,引起同学们对不同方法的关注,使思维的火花在全班开放,引起强烈共鸣。思维过程展示到这个水平后,紧接着与此类似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心知肚明,不需要赘述理由了。
  策略二:“出现错误的答案时”引导反思。
  【案例2】“这个结果可能吗?”
  教学“比例知识解应用题”:50千克花生可以榨花生油17千克,照这样的出油率,要想榨油272千克,需要花生多少千克?生设未知数后,列出的比例式为50:17=272:X,解之X=92.48,此时同学都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不仅用到比例知识,而且也刚好能算出结果(有限小数)。
  师:这题同学们用正比例知识来解数学思考,完全正确。但老师想问一下:这个结果可能吗?
  (学生小声议论,稍后有人举起了手。)
  生1:不可能!嗯……
  师:到底哪儿不可能?
  生2:求出来花生比油还少,不可能!
  师:有点道理!通过比较花生与油的多少来确定是否可能,看来还是个办法!怎么个“少法”?谁能说清楚!(此时学生基本醒悟。)
  生3:你看求出的这个结果,花生才92.48千克,榨出油就有272千克,就是全部的花生都榨成油也最多92.48千克,还差100多千克的油不知从何处来。更何况榨出的油一定会比花生少,所以不可能!(掌声)
  师:太有逻辑性了!这题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请检查一下比例式。(通过检查发现列比例式时忽略了花生与油的各自对应性。)
  学生初次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难免会出现比例中的项不对应的错误,课中学生出错是一个很好的“错势”,老师没有一下子否定,而是率先肯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完全正确”,接下来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活动,以“这个结果可能吗”这个问题为导火索,组织学生对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错因之所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计算结果的反思意识,而且保护了积极性,巧妙地将数学思考渗透于问题解决之中。
  策略三:“学生迷惑时”指明方向。
  【案例3】“这样相等吗?”
  “分数基本性质”的拓展应用:。
  师:观察这题的特点(故意指向“+”),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这题!(学生思考片刻,先后举手)
  生1:()里填4。因为1+4=5,所以2+4=6。
  师:有想法!再想一想这样相等吗?
  生2:好像不行!。
  生3:他说的是分子分母同时加上4,“性质”里没有说可以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而分数大小不变呀!
  师:听得懂吗?(听得懂!)这个学生还会扣字眼儿,真棒!那该怎么办?(生小声议论后,举手了)
  生1:不能加,我们就看乘……
  师:怎么个乘法?
  生2:(补充)分子1×5=5,分母应是2×5=10,10-2=8,所以()里应填8。
  师:真有办法!……
  这道拓展性很强的分数基本性质应用题,受“+”的影响,真的让学生很迷惑,一时不知其解。此时的“迷势”,正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真实写照,老师早站在学生迷惑的前方,引导学生反思:如果这样做还相等吗?让学生发现,分数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是会改变分数大小的,它也不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范畴。“怎么办呢?”让学生意识到还得从“性质”出发,观察分子乘了哪个数数学思考,分母也应乘这个数,由此知道与相等分数的分母是10,从而得出10-2=8。整个引导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出发,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再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渐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四:“重点、难点问题交流时”多向思考。
  【案例4】“为什么不等于呢?”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列出算式:后。
  师: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生:(齐答)!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一共吃了4块,所以是。
  生2:爸爸吃了3块,就是3个,妈妈吃了1块就是1个,一共是4个,就是。
  师:看来道理很充分,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观点!但为什么不等于呢?
  生1:爸妈共吃的4块是8块中的4块,而不是16块中的4块,所以是,而不是。
  生2:这里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8份,而不是分成了16块,所以分母不能变就是8,而不是16论文的格式。
  生3: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是,而不是,所以结果不能等于。
  ……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正好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分数相加时,只能分子相加,分母却不能相加。
  关于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道理,学生用分数单位的知识来予以解释,能让大家进一步明晰思考的过程,源于老师一句关键性的引导语:“你是怎么想的?”当学生都认同正确的答案时,受到同向思维的影响,很少有人去思考分母为什么不能相加呢?实际计算中把分母相加也是经常犯的错误。如果此时不把这个重点也是难点的问题解决好,以后就有可能出错。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师巧妙地一导:“为什么不等于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母不能相加的道理,这样一正一反式的思考过程数学思考,足以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了。此时的因势而导,不仅恰到火候,而且有效地拓宽了思考问题角度,让思维的火花得以全面绽放。
  策略五:“促进对问题深入思考时”由此及彼。
  【案例5】“干吗叫圆心呢?”
  教学“认识圆”中,当学生通过折一折找到圆心后,老师板书“圆心”二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由圆心引发的系列概念。
  师:这个点很特别,就是许多同学说到的叫圆心。干吗取个名字叫圆心呢?这个名字取得好不好?
  生1:取得好!就是圆的正中心,所以叫圆心。
  师:怎么理解这个“正中心”?
  生2:圆的中心到圆上任意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一样的?
  生3:圆心到圆最边缘上的距离是一样的。
  生4:就是圆心到边缘上的半径是一样的。
  师:好!请一个同学上来把“一样的”线段指给大家看看。……
  “圆心”一词学生并不难理解,当学生叫出这个名称后,老师顺势一导,“干吗叫圆心呢?”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圆心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半径、直径的思考,既然圆心是圆的正中心,那么这个中心点所引出的线段必然有它特别的涵义,这个问题的挖掘正是下文要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半径,整个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诚然,构建“深思课堂”单靠因“理”而导是远远不够的,但它的确是实现数学思考一个不可忽视的策略。有人说:“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毫无疑问,点燃智慧火把的这个人就是教师,要靠教师智慧的引导,让师与生、生与生间思维碰撞并产生智慧的火花,将数学思考的火种点燃,将数学思考的方式方法演绎得更加丰富而多彩。
  参考文献:
  [1]詹明生.《名师课堂经典细节》.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
  [2]黄爱福.《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 【发布时间】2016/6/13 16:10:38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