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

 

【作者】 罗 莹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芳林学校 罗 莹

  【摘 要】 新课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然而有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实质,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与真实”在流失。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反思语文课改,摒弃浮华,追求本真,从而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语文课堂应该彰显“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说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来自于字正腔圆的诵读。“语文味”来自于词句的咀嚼。“语文味”来自于文本的体悟。“语文味”来自于内核的品味。“语文味”来自师生的互动。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诵读;弘扬个性;语文味;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那么何为“语文味”呢?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正如叶圣陶所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味的倡导者——特级教师程少堂先生曾经说过,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提出“历史味”,“数学味”之类的要求,是因为它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文教学那种严重的“串味”现象。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之所以让学生听课兴味索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缺乏语文味。那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呢?我认为应该把握课堂上的三个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课本,把握住了三者那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也就体现出来了。 
  一、构建新课堂,让语文回归本色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压缩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目标,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堂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读书的这些经验之谈很有道理。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启迪、熏陶。很多专家型教师,都将诵读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课堂上的朗读,不能只是一遍接一遍毫无起色的朗读,而应读一遍就要有读的效果,应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听读、全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沟通,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张扬个性,体现语文味  
  1.张扬教师个性,体现语文味。  
  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语文味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及技能,更应当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列宁曾这样说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用自己的个性、人格魅力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师生共同围绕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调控功能和强化功能,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诗歌,富有(下转第18页)(上接第11页)哲理的名言警句,努力创造出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导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类的优美名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颂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也正好是这个时候,我们学习《春》,这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老师充满个性的导入,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如沐春风的境地,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语文味。  
  在新课改实施后,我始终在琢磨,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柳叶儿》这篇课文时,我事先准备了柳叶儿嫩芽,让每个学生都观摩欣赏甚至咀嚼,学生对这种方式都感到很新奇,都瞪着眼睛认真的看我拿来的柳叶儿,当读完一遍课文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我柳叶儿的滋味,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中引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韵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不能直露,更不能全盘授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充分张扬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抓住文本个性,体现语文味。  
  要教出“语文味儿”,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活动让“言”与“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这种交流,哲学上叫“对话”,语言学上叫“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上叫“同化”和“顺化”。一堂语文课能否出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就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言”与“意”是否完美地契合起来程少堂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就是情感的教学,但必须是有语文味的情感教学。在教学《背影》时,学生就应该痛快的哭,为孝而感动,理所当然的表现;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学生就应该笑,笑那种迂腐无能,逆来顺受;在教学李白《观沧海》时,就应该有沧凉慷慨和作者博大的胸襟……文本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展现不同的味道,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回归语文的本色,“语文味儿”是在言语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留连于课文内容的奇山异水、万紫千红之中,被言语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浸润着,儒同似有若无的和风和天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氤氲、荡漾。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但我想只要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以生为本,以文为本,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必能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语文味”是一种文化品味,应当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在课堂上对“语文味”进行探究,应当是一种让人激动和着迷的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海南出版社 《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 ;《新课程特高级教师教案1+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6/6/22 15:45:27
  • 【点击频次】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