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 田 岭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山东泰安肥城市桃园镇前鲁小学 田 岭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学习与创新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的生动,学的活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思维能力;有效培养;探究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当今社会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掌握好信息技术,跟上时代的脚步已经成为每一个社会人必修的社会课程。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形成自身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应当抓住这个重要时机,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绝对的权威,所传授的知识是绝对的正确,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怀疑;在传授软件操作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老师的点击步骤,不允许有任何的改变。如果有学生提出其他的思路与操作就是对老师的不敬,是对老师权威性的挑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师感觉到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着其本身的缺陷和弊端,比如授课思路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拘谨,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维呆滞,完全被老师的思维所引导,提不出问题也不敢提问题,心里十分压抑。而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即使有些错误,但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不让他们说出来,很可能会大大地打击了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从此只会按部就班地操作计算机而不再有什么其他的思考。因此,教师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学习的平铺人变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前提。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当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好奇,主动去学习,自主去参与。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其共同的心理特征:喜欢生动有趣的形象,爱做游戏,容易被生动、新颖的事物所吸引,但持续时间不长,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等。因此,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示信息技术生动、灵活、有趣的魅力,启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任务驱动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为本节课设定几个分段任务目标和一个最终任务目标。分段目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消除学生直接面对最终任务时可能产生的畏惧心理,为他们最终完成任务奠定基础。通过完成一个个分段任务,不断接近最终任务,当他们完成了最后一个分段任务后,最终任务也就悄然完成了,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学到了知识。
  2、作品展示法。在学生完成最终任务后,通常都会产生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时间,将一些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进一步巩固今天学习的效果。
  3、媒体吸引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孩子们喜欢的好听的声音、可爱的图像、生动的文字、活泼的动画等多种媒体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和知识容量,而且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4、竞赛激学法。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计算机本身的测试软件,多开展一些竞赛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能雷同。只有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意识。
  1.设置好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培养创新思维是从良好的设疑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从苹果落地那一刻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巧妙地设置疑问,为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强、开放性强的问题,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明确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容易理解或者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还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又做到了因材施教。
  2.布置好任务。我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相应知识,已经具备了完成课堂任务的基本能力。这时候我们应当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性强的任务,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内容的主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技巧来分别完成自己的作品,为他们展示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抓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展示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的个性不断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不断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 【发布时间】2016/6/22 15:50:17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