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加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会东县直属小学 刘加红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每个教师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教学新途径。因此,在农村这个可以和自然更密切接触的地方,对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对一个人的智力开发,创新精神及思维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里,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并且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然而目前,在农村学校,诸如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依葫芦画瓢”等学习方式还大量的存在,这不仅造成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低下和创新意识的不足,并且已经成为了影响新课改的一个障碍。鉴于此,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发展创新能力做如下探析[1]。
  一、数学教学中创新性缺失的现象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与创新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在目前的农村数学教育中,新课改理念并未完全的渗入,使得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认识不足:在学习观的认识上,把死记硬背与机械学习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积累过程,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刺激,强调“接受”、“掌握”,忽视了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上依赖老师,产生惰性,认为学习是完成老师的要求,应付老师而已[2]。
  (二)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行为习惯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因而,他们不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外力的引导。
  (三)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阻碍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盛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
  (四)学习兴趣和情感的丢失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才能去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创新。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的提出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拥有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既是国家繁荣的关键所在,又是民族振兴的根本所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整个社会充满竞争,竞争需要创新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师生互动,激励创新[3]。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4]。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自觉的采取教学创新策略,将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成为了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策略才能实现更有效的教学目标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勇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发现问题,从他们独特的角度提出质疑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而不是用所谓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完全的控制[5]。
  2、合作、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个宽松又愉快的教学环境。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一种互动交流中学生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同学以及师生之间互动、互助、互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的开阔,课堂气氛宽松而又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发展[7]。
  3、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丰富个性,发展创新[6]。
  4、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曼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7]。那么教师对学生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很重要,学习与创新无不蕴涵着人格魅力和情感因素。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中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5、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好奇心是儿童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中,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能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的数学教育不能仅是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造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那么作为教师则任重道远。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小学数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的基础工程,在农村则是国民基础教育的最底层,也是最滞后的地方,那么农村的小学数学教育应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则在农村小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将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上,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猜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并发展其创新思维,这样将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进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教育研究,1998.(12).
  [2]杨骞,溪海燕.师生关系的现实与理性诉求[J].教育科学,2008,(8).
  [3]刘宝才. “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实验报告[R].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4]冯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科学,2003,(2).
  [5]贾理兴.浅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对策.教育探索,2002,(10).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7]顾红亮.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105).

  • 【发布时间】2016/6/22 15:50:32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