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吴登贵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普安镇齐心小学 吴登贵


  【摘 要】 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 敢于实践;慢慢培养;把握时机;开展合作

  在高效课堂的倡导中,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已大张旗鼓的走入课堂,但究其有效性,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大多还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1、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2、学生不会合作;3、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汇报时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几次培训和讲座来完成的。是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过程。由于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强,存在数学老师老师身上的毛病就是怕学生听不懂,愿意不断的讲,不断的解释。所以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必须在不断的尝试中及时的反思总结、比较学习。要敢于实践、敢于放手,不要否认新的教育理念。
  二、实施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要想把合作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一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中的调控是相当重要的,教师暂时还未达到一定的程度。二是学生的这种合作能力还需要慢慢培养,锻炼;三是社会对其认可还需一个过程。
  三、设计恰当的合作环节
  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圆锥的体积公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老师说:“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体积有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先探索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同学们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顺利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通过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探究规律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在交流第三种情况时(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全部放绿球,但是有两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放很多绿球,放一个红球。这时,我马上按照那两位学生的想法在口袋里放了 15个绿球和1个红球,并让那两位学生亲自摸一摸。事实胜于雄辩,最终那两位学生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问题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解决。通过实际操作,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要做到“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一定要在口袋里全部放上绿球。这种数学思想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亲身探究自己构建起来的,是他们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
  3、辨析易混概念时。例如:“质数”、“互质数”,为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教师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5、7、8、9这些数中,那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和互质数有何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各小组激烈争辩,学生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和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
  4、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如有位教师在讲解“长方体表面积”时,先让学生运用模型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规律,然后进行实践,教师首先提出⑴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⑵长方体表面积怎样计算?然后再分组观察、分析讨论、共同探索。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积极投入操作探究活动:有的小组把长方体的六个面编上序号思考算法,有的小组改换长方体摆放位置探究看法,还有的小组把长方体纸盒展开来验证算法,最后共同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体验创造的乐趣,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
  5、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如: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学生先在自己的方格纸上画出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然后小组交流:欣赏别人的设计,并且互相检查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发现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方法,而且集思广益,拓宽了思路。
  四、小组编制要合理
  建立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遵循小组间水平接近,组内成员虽各有差异,却有互补作用的原则。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如何,组长至关重要。小组长的挑选,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管理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竞争和发展的空间,克服了学生沟通面小的弊端,每个学生都有了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
  [2]蔡健飞;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
  [3]陈佳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M].

  • 【发布时间】2016/6/22 15:51:35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