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谈

 

【作者】 周祖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谈


四川省华蓥市永兴初级中学 周祖红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达到这一目的,“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初中数学怎样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如下经验,求教于同行。 
  一、根据个体差异,科学进行分层 
  层次划分符合实情是分层教学的基本条件。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或代数、几何的解题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分层。层次划分一般分为:优等层次、中等层次和低等层次,与新课程目标提出的“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接轨。要强调的是,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二、灵活驾驭课堂,兼顾层次差异 
  兼顾层次差异是指教学既要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接受、理解与运用,又要考虑优等学生的知识需求,指导他们举一反三,适当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要让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所以,提出的问题要恰如其分,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要有意识地提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优等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回答,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培养他们的信心。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关心、爱护,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学好数学,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后劲。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又能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它彻底改变了应试教育那种“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
  三、重点跟踪辅导,缩小层次差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好的更好,差的变好,尽量缩小层次差异。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但并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因此,个别辅导在分层教学中显得不可少,特别是一些过差生,不仅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所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低等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表彰。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指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当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对低等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使有些学生获得较高分数,让他们有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向上,从而缩小层次差异。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6/6/22 15:52:19
  • 【点击频次】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