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倪晓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新疆博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小学 倪晓东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基础,寻找学生的阅读兴趣点,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另外,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将这种阅读方法在课内外阅读中加以运用,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课堂,笔者提出文本钻研、以生为本,摸清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课件运用、语文个性等教学策略。其目标就是把教师讲的时间减少,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关注学情,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互动的生本对话课堂。
  一、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打好对话的基础
  任何课型的阅读课课前,教师都得与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教师要钻研教法,力求把文本读厚;创意教法,力求教得轻松;研悟学法,力求使学生会学。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文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在品味语言表达的方法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层意思。
  1.钻研教材,与作者情感对话。每篇文章都饱含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应是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过程。笔者在研读《钓鱼的启示》时,首先研读作者生平、代表作品、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然后把文本内容读透,感悟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样就能将文本内涵读准确、深刻,把文本读“厚”。
  2.创意教法,与编者意图对话。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开掘、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
  二、关注学情,扎实训练,体现对话的主体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情是课堂教学中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敏锐地关注学情,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习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既要引导到位,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1.预习感知,交流了解,掌握已知领域。课前,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语言环境进行预习。有些教学内容他们能独立解决,属于现有发展区的内容,不需要教师从零开始进行指导。因此,每学一篇文章都要先给予学生充裕的预习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利用已有的方法与能力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然后,再与学生对话,交流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2.思考质疑,以疑促思,探究未知领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生本的课堂要求问题是本原的,即由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进行逆向思维,并根据孩子的课堂反应即时调整、引导、启发与点拨。
  三、真心倾听,赏识点拨,追求对话的品质
  1.深层指导对话朗读,轻叩学生“心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每节课每个语文教师都在做。但要真正提高语言训练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走向“低碳”,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开展主体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2.深入揣摩精妙词句,激起情感涟漪。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儿,而这要体现在斟词酌句中。读课文要细细地品,一字一句地品,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语言背后的味道。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扣住“啄”字,引导学生潜心体会,揣摩其中的内涵,品出其中的滋味,从而实现了阅读主体(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这是教师谆谆善诱的结果。这样自然巧妙地步步推进,宛若雨润心田般,贴切而舒服。
  四、有效拓展,锦上添花,实现对话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过程。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不仅要领着学生走进文本,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进行拓展对话,让语文教学不拘泥于一本教科书。这种拓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课外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1.立足语文,感受语文味。有位教师在教学《推敲》时,课后拓展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绿”的炼字过程,把这个古代的故事作为一段佳话、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欣赏。这个过程与课堂浑然天成,与文本中心自然和谐,不突兀,更不喧宾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比较、体验诗歌的韵味以及用词的准确。
  2.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文本,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拓展点,进行有效的拓展。这个点可以是文本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利于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是文本的空白点、延伸点,有助于深化主题、领悟中心;还可以是学生的疑难点,便于化难为易。无论选择什么点,都要依据文本,在引导学生潜心品读中真切体会文本的内涵,适时适度地引入拓展资料,以便加深理解、体验,升华文本内涵,真正实现拓展的价值。 
  生本课堂,不仅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还要将目光投向学生的发展。这正像著名特级孙建峰老师说的:“课堂应该是有生长气息的,学生走出与走进是不一样了,习得了新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有了自主学习语文的愿望与能力。”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以学生为本,让语文实现生长、突破和提升,还有待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继续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淑君.彰显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9(4). 
  [2]林平福.导之有法提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3]斯霞.谈阅读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0(3).

  • 【发布时间】2016/7/20 20:48:07
  • 【点击频次】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