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的目标教学法

 

【作者】 黄 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的目标教学法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 黄 平


  【摘 要】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经过一线教学的实践研究,发现阅读的目标设计在阅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朗读达到语文知识训练和感情培养的目标;用讲解、问答、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把握句子和文章意思的能力,想象能力;利用课堂讨论或者留课后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的目标设计在阅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个合理的、较为完善的阅读目标,教师就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会知道学什么,该如何学。可以说,阅读目标可以搭建一个学生沟通的平台,可以把教师対课文的一元理解和学生的多元反应统一起来,把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机统一起来。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对话呢?对话的平台是什么呢?就是阅读的教学目标设计。要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集中在目标设计的范围之内。
  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2年级)阅读目标包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小学阅读目标设计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认识课文中的字、词,尤其是一些重点的字、词;其二,能够通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语调,并把握句子的感情色彩;其三,能够理解句子的意思;其四,能够想象课文描述的对象,还原课文描述的情境,并能够展开一定的思考;其五,理解课文的主题,能够认同课文的价值取向,或者评价课文的价值取向,使得阅读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
  要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必须设计好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设计好训练点。上面五项目标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训练(拼音、字、词、句、段、篇),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智力因素(包括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养成良好的意志和学习习惯)这四个方面的任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泛。课堂训练既照顾不了方方面面,也不必面面俱到。若贪多求全,就会造成训练力度不够,课堂教学效果势必投入大,效益低。这些目标并不一定要求每一篇课文都要实现,可以在不同的课文中有所侧重。
  其一,通过朗读达到语文知识训练和感情培养的目标。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如下几个方面是不能忽略的。拼音、字、词、听、说、读的能力训练离不开朗读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要指导学生读出重音。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的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重点段落要着重朗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会产生语感。如《林海》一文中有“多少种绿颜色呀。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里的“写”似乎很违反常规,它是“画”的意思,是写生画,是照着临海的绿写下来的。要通过对比朗读培养语感。如:《曼谷的小象》中的“啊,多么乖巧的小象”。可以去掉“啊”,让学生读,然后加上“啊”,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差异。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式朗读,加强了语感训练。如《燕子过海》一文,是通过写燕子怎样飞过大海,来说明燕子不怕辛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激发了水手们的崇敬之情,这篇课文含义深刻,读了回味无穷。于是我便设计一些问题,能使学生感悟到其理。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生: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的飞呀飞。师:它们疲倦吗?生: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师:他们该多休息一会儿。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燕子产生敬佩之情。为了发挥朗读的情感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吃透教材,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人物情感的变化,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育。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体味情感。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反复诵读可以激发情感。
  其二,用讲解、问答、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把握句子和文章意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草原》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开展对话。师:大家发现了吗?课文前面说的“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面又说“车子飞了起来”这是为什么?答案可以是:因为草原辽阔显得车子慢;作者后来看到蒙古人民热情,所以心情激动用”飞“,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在教学中可以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让语言文字所(下转第61页)(上接第70页)描述的内容动态化,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突出鲜明的观察对象,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丰富学生灵活的想象能力。如: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小提琴的轻柔”、“大提琴的厚重回响”、“铜管齐鸣的雄浑磅礴”,对农村学生来说,感性认识不足,给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使学生真切的感悟到泉声的美妙神奇。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交响乐团的演奏,让学生随着乐曲模仿各种泉声。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延续的生活内容。例如《我也是普通一兵》一文写道:“船民们安全脱险后,一个个紧紧握住少奇同志的手,两眼噙满泪花……”可以引导学生由这里的省略号发散想象,此时,船民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珍惜他们的好奇心,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振奋起来。
  其三,利用课堂讨论或者留课后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发展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可以拟定不同的价值取向的题目供学生写作或者讨论。如:《爱迪生救妈妈》,它讲述了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他的妈妈病了,病情十分严重,必须马上进行切除阑尾手术,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反射、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这里面可以教育学生获得的价值观包括:学习爱迪生爱动手、善发现的品格;学习爱迪生爱妈妈的亲情人伦之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是否在家里面关心过妈妈,是用什么方式关心的。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放弃射门》一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喜欢?”教导学生学习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范,学习西曼恪尽职守、勇于拼搏的精神。如可以讨论《草船借箭》一文中的人物及其性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归纳可以得出的人生启迪。这样既让学生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同时也进行了人格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 【发布时间】2016/7/20 20:58:26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