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效结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 周 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效结合的实践研究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三善小学 周 玲


  课题主持人:周玲
  课题组成员:范雪机、罗小梅、张柳梅
  课题立项研究时间:(2014年7月——2016年7月)为期二年时间
  一、课题的界定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急需研究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重新改造或组合开发新的东西的能力。创新在基础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应该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对社会而言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是前所未有的;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指学生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采用了同年龄的,或者同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生从未采用过的方法、途径;三是相对于学生自己本人的创新,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自己从未采用过的方法、途径,而这种方法和途径是他人早已采用过的。在这三个层次中,倡导的主要是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至于第一层次不宜大力提倡,否则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应该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的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题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我们对当前的学生状态做了较普遍的调查:本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具有盲从性,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跟着别人走,对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缺乏一种学习的“灵气”,学生的思维不够积极和不够自信。主要体现在——低年部的学生,虽然乐于提问,但因为年龄小,他们还没掌握好提问的技巧,也不懂问题的价值高不高;中年部的学生,虽然养成了提问题的良好习惯,但问题缺乏创新;高年部的学生,因为怕别人笑话他,不敢进行质疑,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具有较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的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改中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进行创新。
  五、研究的目标 
  1、科研目标:探索出把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效结合的途径、方法;设计出一套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效结合的方法。
  2、育人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学生能提有价值、有研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教师发展目标。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平台。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巧妙地、具有创新性地组织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能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把实验经验提升为理论,并能推广应用。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调查表、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文献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3、案例研究法。对实践中“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七、课题研究内容和过程
  1、了解学生,订好计划。
  小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志向等各方面都是有差别的,要教育培养他们,就要了解和研究他们。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善于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洞察他们的数学知识、智力和个性发展情况。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教师在研究初期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班级学生,根据任教班级的特点,进行前测,然后再制定研究的计划。
  2、学习理论,共同探讨。
  在每周周五第五节课,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会进行一次聚会,各位老师都能按时出席,认真参与。大家利用这次聚会进行理论学习(每次都有一个主题,由一位老师主持,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交流每周的教学心得,并提出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让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
  3、课例研讨,及时总结。
  根据研究方案,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探究,每位老师每学期都上一节课例。通过课例的研讨,通过课例的展示,老师们都经历了一个个不同的教学设计,经历着一次次不同的教学过程,体验着新课程改革的信息,感受到教改的步伐;通过课例研讨,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及时地调整研究的方向,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精神。
  (1)建立自控和谐的课堂,激励学生大胆地创新。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借助动手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资料学习、理论学习、听课、访谈、专家指导 
  2、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6年3月):(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2)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3)听课、观摩,研讨活动。(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3、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1)整理研究过程的总结报告、论文、案例。(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周玲,具有本科学历,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一线高级教师、学校的骨干教师、课改精英,曾在国家、省、市、县级发表了多篇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有扎实的教育和科研理论及较强的领导、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本课题的参与者范雪机、罗小梅、张柳梅,全是青年有为的一线教师,有很高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工作热情,有上网收取下载资料的能力,有合作攻关协同作战的集体意识都有直接组织教育科研实验的实际能力和经验。能保证本课题获得预期的成果。
  3、学校对课题管理科学、规范,有效确保课题研究过程的扎实深入,研究经费充足,学校行政已划出一定科研专项经费,确保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有利的科研手段。学校建有电教室、多功能室、实验仪器室、图书室等,参加者均能上网查找、下载网上资料,这为课题的实验提供了必要的设备资料研究等现代化手段,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学生方面。通过这几年的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有所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情感都在增强,学习的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们变得积极了。
  2、教师方面。通过几年的研究,教师们已习惯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教师们不断地在转变教学的观念,大家的理论水平提高了,在驾驭教材、学生,评价学生的能力等各方面也有些成效。
  3、建立课题研究记载册等档案资料,搜集相关研究资料,汇编成册。撰写子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及反思,汇编成册。
  十一、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叶澜主编,李政涛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2]《课堂别样的风景——骨干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实录选编》,胡建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3]?叶瑞祥、鲁澄南、柯炳嘉、朱双利主编:《创新学习能力论》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
  [4]《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林高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5]《教育学综合案例教学》,吴云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 【发布时间】2016/8/14 16:23:38
  • 【点击频次】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