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作者】 潘斗本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甘肃省夏河夏拉卜楞藏民小学 潘斗本


  【摘 要】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只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与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活”了起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值得尝试。教材要用活,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尊重呵护孩子的灵性。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课堂生活化;教学活动;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于是就有人认为:“热闹的课就是好课。”一些教师就在表面上大做文章,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形式新颖,热热闹闹,课上学生非常愉快。可热闹、愉快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那些值得回味的东西?仔细想一想,学生该学的知识,该发展的能力鲜有落实。
  课堂开放了,学生活跃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但一味得追求表面上活跃是不可取的。当然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教师讲,学生听,以掌握知识为基本特征,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固不可取,但课堂教学应当兼顾教学质量、效率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双重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应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即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锻炼,逐步形成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所以片面追求“活”是毫无意义的,而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动而不乱,“活”而不散,收放适当,要“活”而实,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从以下几面着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一、教材要用活
  (一)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小学阶段的课文,每一篇都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组词造句,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精神,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执教《曹冲称象》时可以这样设计:还有比他更好的办法吗?如《挑山工》中有一句话:“我点点着头,感到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教师可问学生:山民的话包蕴着什么样的哲理?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启蒙教育的课文,如《骆驼和羊》体现实践的观点,《画杨桃》体现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实现教材和生活的沟通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果脱离了生活,语文学习会因为抽象和理性而枯燥无味,而与儿童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生活化主要体现在:课前向生活开放。教材内容源自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如果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内容,有感性了解,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来说有利于对文本的学习;课中再现生活。课堂学习应当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新课标强调: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于环境的创造,再现与之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三)使用教材因人而异
  虽为同样的教材,但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学习内容的确定,要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已有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拟定具有梯度和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差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二、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我国古人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们都无疑阐述了质疑的重要性,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生疑是思维活动开始,质疑是思维活动深入,释疑是质疑活动的归宿。
  (一)注重设疑的时机
  设疑是生疑的有效方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设疑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提出以下疑问:谁发出了呼声?发出了什麽呼声?为什麽发出呼声?向谁发出呼声?这一系列的疑问,学生急于去解决,学习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效果很好。教师在设疑过程中要注意:首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其次,教师在设疑时所设内容要巧,设在关键处,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疑,但不应盲目设疑,要注重质和量;再次,设疑形式要新,开头设疑能引人入胜,中间设疑能波澜起伏,结尾设疑余味无穷;另外设疑的时机要准。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指出:教学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人的注意力是有周期性的强弱变化,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并结合所讲内容,巧设疑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质疑奠定基础。
  (二)强化质疑的质量
  首先教师要放权于生,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单边活动向双边活动转变;其次倡导学生先思后问。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有所问并有所得,那种未经思考,动辄就问的不良习惯应予以改正,另外对于那些不善发问,羞于发问,不懂装懂的情况,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善于发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再次,加强质疑方法的指导。针对疑点的内容从思考方法上进行指导:引导分析、综合指导、启发联想。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疑点的所在并简单提示。教师授之以法,才能使生终生受益。
  (三)明确质疑的归宿
  就教学全过程而言,教师的设疑,学生的生疑以及使他们如何质疑都不是其目的。释疑求惑并由此获得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才是学生的归宿。学生明确了解疑思路,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思考边生疑,自我设疑,析疑,又彼此质疑辩疑。在学习思辩过程中有的疑点在自我析疑中解决,未解决的反馈于教师,教师要将问题,归类、分析、弄清疑点所在,抓住问题的实质,以疑答疑
  三、教师要尊重呵护孩子的灵性
  陶行知曾说:思维活跃的实施条件是民主。因此教师要尊重呵护学生的灵性。创造的灵性,创作的欲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灵性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小河,有一个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说成“春天”的被老师骂成“胡说八道”这位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试想这样的课堂谈何尊重?谈何民主?因此课堂上学生唯唯诺诺,何谈思维活跃?
  美国思想家拉尔夫多·埃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由于学生对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与成年人有不同的特殊方式,他们在看待问题时有一种胆大脱俗的创造精神,对同一问题往往有其独道的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呵护学生的灵性,大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当前的语文教学“新”“异”的东西太少,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目中创新种子的萌发,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思考,让其大胆想象、创新,提出问题,让学生有表达自由,思想自由。美国有位美术教师的做法令人称道,当他讲评学生“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有位同学画成方型的苹果,老师问其原因:因为圆苹果爱滚,不利于保鲜,如果是方的,可解决此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鼓励发明“方型苹果”,这尊重了学生的创新。我们应从中获得启发,呵护学生的灵感,唤回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一味的鼓励,面对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教师不能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而要坚定“不愤不排,不启不发”的原则,引导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的科学途径。
  结语:小学阶段是培养人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立足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教师应当发掘教材,为学生思维发展拓展空间;教师营造一种质疑探究的氛围,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脑,教师在课堂上应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课堂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是活动不要预先排练,三是处理好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最后还要教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济南: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宋兆兴. 李兴杜. 语文课堂质疑的艺术. 校长参考, 2005年(1-2)
  [3]刚守英. 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气氛中学习. 山东教育 ,2005年(1-2) 
  [4]陈琦 . 教育心理学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年

  • 【发布时间】2016/9/20 11:02:46
  • 【点击频次】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