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 陶莉娟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西戈壁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得不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而且要教学生会阅读。“会阅读”就是要求学生以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为具体目标,自主地读、创新的读,在读中提高“理解与感悟”、“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的作用是顽强的,成为许多人选择人生方向的原动力。众所周知,亚力山大,洪堡是西方科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所具有的不懈探索未知世界的理性力量来自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没有兴趣,他就不会执着地投入到“自然探险”和“科学旅行”的行列中去。

  学生的阅读也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有效阅读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教学生会阅读,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不同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角色表演故事会、吟诗会、读书笔记展览等。

  例如,教《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来去阅读,搜集与“月光”有关的诗句。课中,让学生对照“月光照小屋”的多媒体画面诵吟自己积累的诗句,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吟得多、诵得好。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情感的阀门被打开,思维的“礼花”开始绽放,他们吟诵着一首首奇异的小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有的同学甚至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晴圆缺”的诗句。不少的学生被这美妙的诗句陶醉了;个个积极参与,人人乐于竞争,学习情绪急剧高涨。十名《优秀读书员》脱颖而出。

  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理解与感悟”

  教学时,教师要教学生带着问题“精读”和有选择地“略读”。

  1、带着问题精读

  洛克说“阅读只能给头脑提供知识的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我们所读的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编写了许多精读课文,每篇课文前面都安排了“预习”。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预习”,待明确目标后,再去精读课文。这里说的“精读”就精细地读、反复地读。

  例如,教《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去精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达到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采取了“三抓三读”的引导方法:一是抓时间顺序读,从“下雪前”读到下雪中,从“下雪中”读到“下雪后”;二是抓雪美的层次读,先读整体描写的语句“嗬!好大的雪呀!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的再读柳树、松树具有特色景致的语句:“落完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三是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读,先默读找出写雪的大段落,再朗读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学生在读中在谈中,“分析与思考”、“理解与感悟”,不仅解决了预习思考题,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有选择性地略读

  略读,就是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小学语文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略读课文。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去读。

  例如,在学习《梅花魂》的“魂”在本课指什么?自主地略读课文,对重点句、段只具体特殊意义的句子;内蕴丰富、表达凝炼凝的段落反复地读,对其它内可“粗略”地读。学生的读代替了老师的讲。他们通过观其形、会其神、入其境、悟其魂,理清了文章的脉落,不仅准确地概括出文章所写的几件事情,而且对第十三自然段中描写梅花的句子进行反复咀嚼,领会“愈是寒冷,愈是风期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的含义,体会到了“外祖父酷爱梅花,眷念祖国的情感”。

  当然,略读离不开精读,真正把握文的精微之处,要求学生去精读,没有精读训练,略读将难以奏效。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还必须注重默读、速读、朗读等形式的训练。多种形式地训练学生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三、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学生“理解与感悟”,又要注重让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知识在干“积累与运用”。“积累”是“运用”的前提条件,“运用”是“积累”的最终目的。只有积累没运用的过程是读“死”书的过程。

  我认为:积累知识,要让学生自主地读;运用知识,要让学生联系写作实际读,创新地读。

  1、自主式阅读

  小学评议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积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阅读材料多样化。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式阅读的表现形式,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主渠道之一。教师让学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给他们的大脑充电,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变,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教师要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去自主阅读,既可以是语文方面的书籍,也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既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是小说传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就可以志。对内容深刻、难懂的书,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地读、仔细地读,直到读懂为止。

  笔者充分相信,只要学生坚持阅读课外书,兴趣就会“越读越浓”,书籍就会“越读越厚”。

  2、联系写作实际读

  为“读”而读,这不是阅读的目的。阅读要为写作服务。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善于整理读书笔记,把读到的好词好句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以便写作时灵活运用;待写作完成后,再让学生把“读”运用到写作中去,以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薄弱之处,从而达修文章的目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只要注意让学生以读助写,读写结合,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使每个学生读有所长,读有创新,真正让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 【发布时间】2016/10/12 12:46:35
  • 【点击频次】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