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作者】 郑 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直属小学 郑 超


  【摘 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
  【关键词】 品德;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激发直觉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美化家园》时,我先出示垃圾遍地、凌乱不堪的环境图片和视频,学生时而摇头,时而皱眉。接着,我又出示干净整洁的环境,学生的心情似乎顿时明朗。我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他们喜欢哪种环境、为什么,从而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喜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同时,我还让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调查了解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垃圾、是谁在制造这些垃圾,让学生了解到:垃圾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还会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如果处理不当,垃圾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废电池的危害。接着,我又向学生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常识,如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并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教学生制作成生活小用品,让学生了解到只要处理得当,垃圾也会变废为宝,同时举办“变废为宝巧手小制作”,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和“小巧手奖”。
  二、融入情境,启发联想,增强想象性情感体验 
  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后,我通过读文观图“大地妈妈哭了”,激发学生想象:小鸟的家没了,小鱼的家被污染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望着画面中小鸟被雨淋得无家可归的具体形象、小鱼因喝了污水被毒死的悲惨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入了想象。“小鸟全身都被雨淋湿了,它难受极了。”“小鸟在雨中冷得发抖。”“小鸟一定会生病的。”“我们再也看不到小鱼了。”……借用想象,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乱砍滥伐、河水污染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产生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强烈欲望,在情理交融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道德认知水平。 
  三、强化情境,析事明理,促进伦理性情感体验 
  伦理性情感体验是与道德伦理相联系、以道德要求为中介的一种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和概括性的情感体验。当学生通过想象性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并获得一定道德认识后,教师可以采用讲讲议议、事例对比、辨析评价、分析概括等方法,引导他们深入情境,借助典型材料或将学生中的突出表现及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辨析题,由事及理地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点,对一定事例进行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的辨析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通过充分讨论分清是非,使个人感性的道德经验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来推动道德行为的形成。也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时,他们的情感才能从感性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模仿情境:先让小木偶扮演一个有困难的小伙伴,再让一位同学上台把有困难的小木偶当作自己的伙伴对他说一些安慰的话,并要求全体同学想想该怎么帮助这些小伙伴。顿时,情感中鲜明的形象、热烈的情绪,使眼前形象与学生视觉记忆中的形象联系起来了。此情此景,使学生潜在的创造性突发表现出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台,有的用言语表达,有的用行为表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四、超越情境,知情促行,获取创造性情感体验 
  创造性情感体验是一种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在品德课教学中,最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之处,往往是联系实际运用观点的践行环节。因而,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观点,有了真切的道德情感体验后,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以知导行、以情促行,并尽可能让他们获得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熟知的小动物走进课堂,让孩子在与真实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其次,我还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如“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听一听”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最后设计“领养小金鱼”这一环节,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与动物做朋友,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于我们的研究才刚起步,因而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如:怎样把握时代脉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调整和创新;怎样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氛围,以利于从强化直觉的道德情感升华到理性的道德情感;怎样顾及到到学生体验水平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怎样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为优化环境的关系,使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产生互补作用;在怎样的特定条件下,实施体验教学的效果最佳……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

  • 【发布时间】2016/10/12 12:51:56
  • 【点击频次】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