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作者】 穆娟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新疆博州温泉县呼和托哈中学 穆娟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学生有创造力,认识了学生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举措,又是实现民族振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多彩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创新学习提供基础。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内容表现总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给学生以新颖和新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感知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如学习《海底世界》后,我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扮作现场“导游”下海探秘,并要求向一线的“游客”发回报道。他们思维活跃,几分钟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这里很宁静,在五百米以下就会变得一片黑暗,真是个探险的好机会,好好把握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你瞧,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珊瑚在蠢蠢欲动,连小石子也不甘示弱地翻了个跟斗,有些动物还向我们发出闪烁的光呢!”“祖国的山美、水美,祖国的海底世界更美,尽情地玩赏吧!”……通过这项活动,巧妙地激发了学生说话兴趣,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掀起了他们感情的狂澜,进入了美妙的境界,并用自己的创新情感感染了各位“游客”,同学们也体味到了创新的乐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老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开展而革新。在新型的教学课堂中,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教学的统领者,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地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主要是从老师教学的方面去斟酌,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纵深落实的大背景下,语文老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学地位,明确自己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体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诉求,强化学生的学习地位,从而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奇怪的大石头》这课的教学为例,这堂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首先掌握课程涉及到生字、生词,熟悉其字音、字形,懂得其应用的语境,然后做到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品质,进而让学生明白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等可贵品质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是课程的感悟升华部分,让学生提出内心的疑惑,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解答,让学生明白思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探索世界,去提出质疑,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去认识世界的美妙。
  三、激发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抓住“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设计这样的思维训练题:“那歌声真好听,那就放一段鸟叫声(配乐)给你们听听。请闭上眼睛,围绕课文内容和中心,想像鸟儿在唱什么?”一段鸟叫声放完后,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纷纷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环境真幽静,晚上睡觉很舒服。”“这榕树又大又茂盛,真好玩!”“这里的农民真好,不许人来捉我们,我们生活得多么快乐!”“我们无忧无虑地在这乐园里活动、栖息,就像在天堂里一样幸福!”……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领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无定法,但教亦有法”,学习亦如此,“学无定法,但学亦有法”。在现代教育观中,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和学生的“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活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素质教育思想,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同属一类,学习它们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如果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出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就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骄傲的公鸡》一课,这样设计:以课文第二段为示范,教师先“导”,即启发学生说图上画了什么?谁和谁比美?结果如何?然后让学生“学”,即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重点句子朗读,接着组织学生理解公鸡和要比的小动物心理怎样,最后激发、点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变串讲分析为组织、启发、诱导学生探究出“看图说话——找话朗读——理解句子——体会朗读”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所以课堂上教和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多样化的,可由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有灵活的方法,才有活生生的教学,也只有活生生的教学,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总之,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创新的关键在思想观念的创新,因此,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水平进行研究和评价,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就是教育,这就显示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改革创新素质的教育、教学方法,展示、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能,孕育出真正的跨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 【发布时间】2016/10/12 13:07:28
  • 【点击频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