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浅析

 

【作者】 叶启富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浅析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龙场小学 叶启富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心里健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导致部分学校内出现“欺凌”现象。通过反复家访多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心里健康方面问题
  儿童心里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里环境,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里健康的问题。其表现为:一是自卑内向。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愿与别人交流,自卑内向。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敏感,对老师和监护人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叛逆心里,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教师和监护人对着干。三是任性。这主要是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指导孙辈们的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2、道德品行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大都对孩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愧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偏大或者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爱的多,教育上指导的少。没有顾及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般是放任自流,使孩子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识淡薄,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上网等,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
  3、安全方面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了责任,而且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留守儿童在学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了“自由人”.同时孩子自身在心里上缺乏防范意识,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有些留守儿童面临另一种安全问题,随便就要离家出走,从而加大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
  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
  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如部分农村学校违背教学理念违规收取借读生,让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公平的教育,甚至部分贫困儿童无法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另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关爱他们和帮助他们,让留守儿童无法感受学校教育的温暖和教育的公平性,从而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无用的,只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打击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山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问题。
  2.家庭因素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由父母变成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将自己的人生观念传授给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的观念往往是陈旧的、落后的,如认为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劳动才是最重要的。正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关爱不足,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人生观念和意识形态,或者说留守儿童是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3.社会因素
  由于农村的精神建设相比于大城市还十分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的发展偏离正轨,逐渐迷恋上网络游戏,加之山区农村教育和监护力度的不足,留守儿童可以轻易出入网吧和娱乐会所,导致留守儿童误入歧途,山区农村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出现了许多教育问题。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
  1、提高监护人的认识,要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常与学校的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注意培养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促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学校应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能健康发展。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3、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降低收费标准,为农民工将子女待在身边生活和学习创造条件。加强乡镇文化建设,同时下大力气整治校园周边的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网络等。从根本上消除对孩子的各种精神污染,给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作用。
  总之,正确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要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为留守儿童地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16/12/27 16:55:53
  • 【点击频次】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