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注重数感培养 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 吴 丹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注重数感培养 提高数学素养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岑江渡中心小学 吴 丹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锻炼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师注重对小学生数感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线教师新时期数学课堂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感渗透;有效培养;提升素养

  “数感”是串联与缔结起学生能力递增的基石,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标杆价值,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机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一、以生活实例为数感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数学教学要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感知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教学“1-5的认识”中,我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接着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余交流。如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就例举出了:一本书、一根小棒、一捆小棒、一棵树、一个国家、一个地球等等。从而渗透了“1”可以表示很小的事物,也可以表示很大很多的事物。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在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也体会到它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二、课堂活动做为数感实践
  在“课堂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是培养数感并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课堂活动”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小组合作交流
  数感是一种心得感受,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教学情境中,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冥思苦想,反应迟钝。因此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新教材安排了很多交流的机会,这些交流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从动作交流开始,低年级儿童的智慧生长在手指尖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儿童形成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如教学“10认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数出10根小棒,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不同,有的学生1根1根地数,有的学生2根2根地数,有的5根5根地数,直到数到10根为止。通过动作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10”的意义,也学会了多种形式的数数方式,锻炼了用数来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其次,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培养数感。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进行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进行交流,就有两种思想。”而学生对数的意义和作用,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其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求共同进步。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中,练习中安排了一道开放练习题:一元钱能买什么?答案呈现开放性。在这道题中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图后,让同桌说说该怎样用一元钱买东西,有几种买法。通过交流后有的说可以买1包冰激凌,有的说可以买2本作业本,有的说可以买5支铅笔,有的说可以买10个扣子……同桌合作交流后不仅挖掘了个人的潜能,而且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在人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感后,数感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增强。
  2、有趣的游戏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发展数感。单纯的训练学生容易厌烦,以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如猜数游戏,你拨珠我数数的游戏,数一数接力游戏,猜一猜游戏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激发了强烈的求职欲望,激起了学生主动用数与他人交流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数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观察、估计、比较
  在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估计的能力。我想,目的应在于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因为在观察、估计、比较中,可以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解决问题为数感内化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而每一种能力、素养的形成,都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才能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具备稳固的、敏锐的数学素养。因此,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数学信息,便成为数感逐渐升华拓展的环节。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拓展数感。例如在教学多“多得多、少一些”的课后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目:青蛙妈妈吃了35只害虫,青蛙爸爸说:我吃的比你少一些。青蛙爸爸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有三种选择(10、30、8)。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是形成数感的具体体现。又例如如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先创设了模拟买卖商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自带学具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1)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2)用10元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小朋友互相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可以用元、角、分来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但巩固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也从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是多么密切,也在具体的情景中增强了数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新课改下一线数学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吧目标,扎扎实实从低年级抓起。
  参考文献:
  [1]黄雅芳.开展多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数感[J].江苏教育,2015(07).
  [2]钱学峰.借助一道数学题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6(09).

  • 【发布时间】2016/12/27 21:10:26
  • 【点击频次】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