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水彩画中的装饰性因素分析

 

【作者】 刘 珍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水彩画中的装饰性因素分析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刘 珍


  【摘 要】 纵观水彩画这3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当代水彩画在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下,它的发展受到了其他画种的影响,恰恰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它装饰性的独特魅力, 吸取了其他画种的长处并加以改进,使自身与装饰性产生了完美的结合,表现出所具有的装饰的、独立的性格。本文就水彩画中各种装饰性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水彩画中的装饰性因素以及为什么能够走出欧洲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
  【关键词】 水彩画;装饰性;韵味;审美

  近代水彩画是起源于17世纪的德国,据考查其鼻祖是德国伟大的版画家丢勒。其实若详细探究水彩画的起源,我们发现水彩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同素描以及彩画一样都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世界上最早的水彩画可追溯到古埃及时期,是创作在一种叫做纸莎草的纤维质植物上的。就是用水和颜料调和在植物的叶子上绘制而成的图画。水彩画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在17世纪的时候被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加以改进,把它画在了吸水性更为强的纸上,于是随着以后各个时期和各个画家的改进,水彩画在今天已经成为绘画的一个主要种类在全世界流行。当代水彩画中所具备的装饰性因素包括平面化、秩序感和均衡性等。
  一、平面化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正是由于人们经常通过手势比划出一个事物的轮廓线来描述该事物的形状,才使得用轮廓线来表现事物成了适合人类心理状态最简单的和最习惯的表现技巧。”由此可见轮廓线是最为直观地也是人们易于接受的审美形式,水彩虽然也能在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物象,但是水彩画所表现出来的平面化的形式美感也是深受欣赏着喜爱的。
  平面化的巧妙塑造也是营造画面装饰美感的有效途径,诸多因素中尤以线条是表现的灵魂。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画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练之后,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水彩艺术中的造型对整幅作品的装饰性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水彩画是展现线描风格的作品还是展现图绘风格的作品,只要能产生符合人们审美眼光的绘画作品,那么就是成功的。正如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所说:“线描风格产生过涂绘风格不再具有的,而且不想具有的价值,这两种风格是对世界的两种看法,它们在审美趣味和对世界态度方面是不同的,然而各自都能产生可视事物的完美图画。” 
  二、秩序感
  任何形式的绘画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感,只不过水彩画所展现的秩序感更为强烈,如一幅水彩风景画中,远处的天、近处的天、远处的山、近处的山以及地平线等将画面分割为几个平行的块面,使得画面错落有致,都在画幅之内成为一个有序地整体。水彩画中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怡人的诗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的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情怀、自如驾驭、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其形或隐或现、虚虚实实、朦朦胧胧、飘飘渺渺、潇潇洒洒……
  我国当代著名水彩画家刘寿祥先生所作的水彩风景画就十分的有秩序感。如刘寿祥的《海滩》,远处的天空许多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作品中点的体现,天空的颜色用三种颜色来表示出远近关系,再往近处一些对于海水的描绘,也是将海水分割开来,通过对主体物——船的描绘将海水分为远近两部分,远处的海轻描淡写,近处的海水与海滩厚墨重彩,对船的描绘也是泾渭分明,远处的朦胧,近处的写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到下面才是海滩,海滩也是分两种,一种是有水覆盖的海滩,另一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滩。整幅作品秩序感强烈,画面中有四条明显的平行线将画面分割为大小不等的五部分,船的位置也不是板正的停在海滩上,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使得画面就更加富有审美情趣。
  古往今来,以水调色的作画方法源远流长,但是唯有水彩画能兼容中西绘画之长、含纳具象、抽象之美,独具审美风格。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谈到水彩画的风格特征时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水彩、水、彩,其特点就在如何运用水与彩。不发挥水的长处他就比不上油画、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优势,它比水墨画的神韵又显逊色。”然而,水彩画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的神奇与勃勃的生机。
  三、均衡性
  均衡性也是水彩画装饰性中一项最基本的法则。均衡通过视觉而产生形式美感。均衡不同于对称。对称包含的范围小,它是最稳定而单纯的均衡,对称是一种美的形态,主要应用于中国传统的装饰与图案。对称显示高度整齐的状态,有完美、庄严、和谐、静止的效果,但也会产生单调、缺乏生趣等弊病。如果一幅绘画作品画面的构图绝对对称,那就显得特别呆板,毫无生机。
  正是由于水彩画中具有了平面化、秩序感和均衡性这三种主要的装饰性因素才使得水彩画在最近几个世纪由欧洲走向了全世界,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从贵族的府邸走向了一般市民的家庭,成为了装饰室内美感的主要画种之一。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著 [瑞士],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赵曦.浅析体现水彩画装饰性的重要因素[J].艺术教育.2007年5期
  [4]刘玉平.试论水彩画创作中的情感意识[J].中国画报出版社.1998-12
  [5]刘汝酸,刘明毅.英国水彩画简史[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6]蒋跃.水彩画语言的诗化性[J].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4

  • 【发布时间】2017/3/22 9:33:45
  • 【点击频次】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