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贵定中学英语组 胡小成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英语本身的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英语的运用也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获得快速发展之后,英语的使用传播更加快速。但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对英语本身的变化没有重新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学内容上更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问题一 基于教师方面的分析
1)程序化、模式化的英语教学把师生逼入了死胡同。很多英语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学习和接受了较多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然后依葫芦画瓢,不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个性,生搬硬套地运用这些英语教学方法,迷信权威,迷失自我,教学步骤程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教师的“独角戏”最终把英语教学课堂引向沉闷。
2)英语教师缺乏激情和感染力。有些英语教师语言平淡、表情僵硬、缺乏激情。由于职业倦怠,对学生冷淡,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自己所讲的内容所说服,就绝不可能去说服学生。一个人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感动别人。一个对自己所教学科缺乏热情的人,不可能投入百分百的激情,也不可能感染、感动学生来热爱这门学科。当学生被老师的课堂激情和人格魅力打动的时候,也就是学生从心底里接受老师、接受这门学科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他教的这门学科,而讨厌某个老师就会“株连”到他教的学科。
问题二 基于学生方面的分析
1)消极懒惰。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惯性,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做到了“听”和“记”。学生们听到了很多,也记下了很多,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其实,记笔记只说明学生把知识交给了本子,并没有交给自己的脑子。消极地坐在课堂里,对老师的问题能避则避,能不思考就尽量不思考。这种听来的英语知识是肤浅而呆板的,不利于学生把它内化为永久性的灵动有生命的知识。更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大开小差,思绪脱离了课堂,逍遥于虚无之中,白白耗费时光。课堂氛围也由于学生的消极对待而更加沉闷。
2)惧怕心理。有些学生英语基础差,听课似懂非懂,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英语课上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生怕问题回答错误,在师生面前出洋相丢面子。也有部分学生明明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给老师积极的反馈,却害怕回答正确之后,被人说自己爱显摆,担心被同学视为异端。从众心理使得他们冷漠对待英语老师的呼唤和期待,坚守“沉默是金”。
3)空洞低效。有些学生参与了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但回答问题缺乏独特的思维和见解。或是重复老师和同学的话语,或是照本宣科,发言时不动脑筋,人云亦云,缺乏质疑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精力,空耗了时间。师生互动的信息量不足,英语课堂变得单调空洞,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策
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一)强化英语教学新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思想上,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领路人、服务者;在教学活动中,不是只有教师这一主体,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转变了教学观念,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供基础条件。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高中英语学习任务重,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1、设计巧妙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单一的导入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枯燥无味,会抑制学生的兴奋点,无法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导入艺术,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1)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中,这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张嘴的教学更富有生机与活力,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更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2)谈话导入。谈话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谈话式导入可以带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导入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学生更能接受,同时又可以将学与用结合起来,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3)问题导入。高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
4)角色扮演。教材中有许多对话性、情节性强的内容,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编,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这样的导入形式更富形象性与艺术性,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运用情境教学法,激活学生英语思维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习得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英语新课标倡导情境教学法,与新课程改革同步,高中英语教材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设置了情境问题、自创情境、精讲精练等模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无法适应新课程与新教材的要求,我们要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与新课程改革形势,运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实物、多媒体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再现生活,让抽象枯燥的英语知识可见可感,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的干扰。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在特定的情境中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生活中大量阅读和接触的。现代生活中英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也在逐渐增加,使得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教师若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就需要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以帮助学生体味其中的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在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时,教师要在情感因素上做出更多的分析和关注,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觉性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能够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使学生更喜欢学习英语。这是符合教育学规律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树立优秀的讲台形象,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是细致、耐心的。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软件实施教学,在声光电相结合的环境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坚持因材施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以课堂评价标准为准则,小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组间竞争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其参与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随时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客观的口头评价和暗示评价,评价时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的眼神、赞许的目光,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其更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体验学习的快乐。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教师要认真思考其中的原因,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及时研究对策,并从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都要做出全面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技能水平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7/3/22 9:39:49
- 【点击频次】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