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苗龙小学 张加友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成必然。用多媒体技术制成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讲堂,而是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学习的学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典型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强大功能、本文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创设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上课伊始便通过计算演示,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猴妈妈要出门办事,便做了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三个小猴作为午饭。它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老三一块;老二见了直嚷嚷说:“太少了,实在太少了,这怎么够吃呢?我要两块。”于是猴妈妈便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了四块,分给了老二两块;老二见了很不高兴,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猴妈妈无奈,只好把第三张平均切成了六块,分给老三三块。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进行比较,启发他们认识到实际上三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同学们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便议论纷纷,于是教师不失时机地导入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及相应的演示创设了问题情境,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学生疑中生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的时间首先属于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的形势培养新的人才的要求。课堂教学时间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空间。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活跃,思维发散,这正是创造思维的序曲,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表现,就为学生思维活动的纵深发展开辟了道路。教学不仅是掌握知识,掌握真理,而首先在于探索获取知识和真理的全部过程。素质教育是教育者不能只给予学生“果实”,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种植、收获果实。
探索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在寻求真理的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仅仅着眼于完成教学课时计划不是教学的惟一目的,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在老师的计划之中也是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让课堂时间归属于学生发挥最大效用,使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课时计划、教学的进度只是一种形式,学生获得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才是它的真正内容。
如,教学“射线无限延长”时,运用计算机显示画面;无边无际的宇宙夜空,一束光线射向遥远的一方。类似的例子还有“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利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确实有效地提高了课上教学效率。课堂上,学生自由发言尽情发挥而导致课堂难以驾驭不是坏事,这是学生能力发展的表现教师不应该怕,而是值得欣慰,我们只能是相应地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来满足学生不停地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人才,超越老师的学生,才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三、利用多媒体便于示范,展示过程、深化理解
传统的教学手段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形象生动地表现食物的内在本质。而多媒体计算机却可以利用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通过动画方式生动形象地把数学具体地、多方位地显示出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使学生感到其实可信,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课本中描述的“如果分的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难以接受。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示范不到位而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的问题。平时讲课让学生注意教学重点难点,上课时老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易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时利用计算机教学过程分为二步,在操作过程并且使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有两个)显示不同颜色不断闪动。这样学生看得清晰,便于模仿,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十分强调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在视听领域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利用计算机在屏幕显示时针和分针走动的情况(时针和分针用不同颜色标出,配上嘀嗒嘀嗒的声音),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得出: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动,时针馒,分针快,都是从某一点向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60分),时针刚好走一大格(l小时),所以l小时=60分。这样生动直观的表现,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深刻。
总之,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运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的材料,强调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认识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7/4/9 10:24:51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