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把语文阅读变成学生个性化的摇篮

 

【作者】 莫光亮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把语文阅读变成学生个性化的摇篮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普安中心小学 莫光亮


  语文的学习并不困难,关键是我们教师、学生是否能热情的投入,举一反三的去学习全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寓教于乐,寓乐于学。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方法,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感悟能力、解疑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而且不失时机地融人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进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内容,让学生的心灵与文字相碰撞,情感与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得到感染,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心声。孩子是一群思想的精灵,在他们看来是短暂的人生经历,开始他们已经有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独到看法和见解。而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他们思想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充满思维的活跃性,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变成培养学生个性的摇篮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与创新,尝试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教学。
  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而这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扼杀张扬的个性潜能,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插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与无奈。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这句话启示我们,学生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驾对作者所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所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
  二、引导学生创设宽松阅读的平台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遇到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遣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说、无题不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惟师、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己。则学生可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避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住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明对课文的全面、深人的理解和掌握。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就是说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若干见解的交流,就能使个性化阅读对话走向全面、深刻、成热。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确立为学生阅读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称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相互交流的平台上,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三、引导开展阅读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开展多种班级或学校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开展和举行一些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由易而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要注意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用阅读带动作文,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总之,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课程标准〉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认真指导,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就会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让个性化阅读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绽放出迷人的学生个性风彩。

  • 【发布时间】2017/4/9 10:29:39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