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老师,来了”

 

【作者】 张春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老师,来了”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南小学 张春梅


  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处理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因为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有时后果虽不严重,但造成的影响却对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十分不利,所以,班主任必须十分注意偶发事件的处理,注意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处理方法,努力预防偶发事件于未发,即使偶发事件突发,班主任心中也应有备而无患。
  本学期开学初,有一天该轮到我上数学课早自习,当我快要走到教室门口时,教室里不知道是谁大声的喊了一句“老师来了”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了。本来我要抓一个“典型”好好教育一下这些学生,结果把我的计划打乱了。
  事情发生得突然,我立即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并进行询问,是谁喊得,可学生们无一承认。我用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学生的脸,我发现李鑫的脸涨得通红,看老师的眼神闪闪烁烁。我基本确认,是李鑫喊地。这么小做错事不敢承认,长大了怎么得了?我真想直接点出他的名字,可我突然想到。我们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初犯要加强教育,既要使学生认识这是错误行为,又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看着李鑫一副大难临头的可怜样,我心软了。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还是给李鑫一次机会吧!我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老师已经知道是谁喊的了,而且还知道这位同学只是想帮助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不要被老师抓到受到批评,也不想让老师看到班级乱糟糟的而生气,是吗?好了,只要在放学前,把你的名字写在纸上放到老师的讲桌里,老师一定既往不咎,帮他保密!”说完信任地看了李鑫一眼。就把这件事悬挂起来,开始上课了。
  中午,我来到讲桌,看到粉笔盒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老师,对不起!早上,我害怕你看到同学们打闹不上自习,你再生气不给我们上课,我就大声的喊了一声,我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谢谢老师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点出我,李鑫。这一行端端正正的字迹,我分明看到了一张知错就改的脸,一颗坚定无比的心!
  在班队会上我把这位同学的意思告诉学生们并且说:“知错就改是好孩子!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这位同学的心意,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我们为这位同学,为自己鼓掌!”掌声久久回荡在教室上空……看到李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开心地拍着手掌,我笑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学生的自习课有进步了,学习气氛浓厚了。也曾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权利享受教育,都有坐在我们的教室里的权利。
  通过这次偶发事件的处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积极的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情绪的对立,扩大事态的发展。正确处理偶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班集体的巩固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偶发事件,使坏事转化为好事,成为教育学生和巩固班集体的强有力手段。总之,宽容是为师者的善良,是教育者对下一代的爱和信心。所以现在,我想告诫自己:要学会宽容,因为你是一名教师。

  • 【发布时间】2017/4/9 10:42:50
  • 【点击频次】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