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作者】 卢 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广西容县县底荣塘中学 卢 明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里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生动风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选择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应用风趣语言开导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例如,有一次我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明进化论的开尔文”,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授课时,若能将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有趣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融为一体,一定能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还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进行叙述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注意语言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感情运用等技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思维启动做好的铺垫。
  二、激发情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1、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则可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弃一个学生。公正无私的教育之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为重要,爱可使他们抬起头走路,将感激之情迁移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潜力,使他们不至于因成绩不好而沉沦下去。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高层次的教育之爱,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个性,同样学生的人格也不容侮辱和侵犯。如果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体罚的话,就会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屈辱感和逆反心理。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否则将逆其师而背其道。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生命力和感情的学生,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必须改变“训斥”“强制”等做法,让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绿洲。
  3、以情动人,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情感变化具有复杂性,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多数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应注意个别学生的情感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情感又具有感染性,即以“情”动情,要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听讲,教师应像春风化雨一样,和蔼而严肃、平静而安详,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以防打乱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影响师生课堂情感交流。疏通渠道,增进师生友谊。当一些学生学习中不能将教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教师不要一味责备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楚盲目的“唯我独尊”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答疑提高。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精心“设疑”
  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2、鼓励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倡导者。
  3、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
  克服题海战术,培养探索精神。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好的解法应及时给予表扬推广,鼓励把知识学活,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我都认真做好,同时还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将一只鸡蛋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搅动杯中水,蛋上浮,学生惊奇。此时,我告诉学生空心的竹棒里装有细盐,盐溶于水,溶液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学生掌握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此外,我还将故事法、游戏法、辩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激发兴趣的做法引入课堂,以趣激学,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用很大。

  • 【发布时间】2017/4/9 13:06:11
  • 【点击频次】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