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作者】 梁金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泊里学校 梁金美


  【摘 要】 教师是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发展个人的创造性,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本文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情景化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究型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方式;和谐型教学方式;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加强情感交流。
  【关键词】 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技能训练法”等教学方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摒弃了有悖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弊端,同时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创新精神的内容,做到了在教学方式方面的继承和创新。
  但是,课堂教学方式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赋予中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新的内涵。下面是我在实践新一轮课改过程中尝试的教学方式:
  1、情景化教学方式
  每天为学生创设45分钟纯数学环境,这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情景教学法已成为较成熟的一种教学法。其核心是把要学习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情景呈现出来,将数学教学从单调的讲解、分析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了解数学的应用。情景教学法以课堂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所进行的实践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实际。
  2、个性化教学方式
  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师生可以通过“预习提纲自学——自订思考提纲,思考疑难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答疑——师生共同总结”的过程来实现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检查辅导、评价指导和归纳总结。
  3、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教新教材的三年里,我单独开设了视听课和泛练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多样化、个性化提供了支持,各种视听教学软件、音像资料都是可利用的资源。视听课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置于视听情境中,增强了形象感。以精练为主的教学有局限性,泛练可以提供大量信息、知识等,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潜在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优势。
  4、探究型教学方式
  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得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分享资源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5、任务型教学方式
  “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课标》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应用数学,完成学习任务。
  6、和谐型教学方式
  和谐型教学方式遵循任务型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设计任务时,结合教材特色,我设计了以下几项常规项目:
  (1)从生活中找素材。教材随时代进步而鲜活,学生也能学以致用,根据教材里的话题,在生活中用数学自己创设数学情境。
  (2)专题研究,培养学生散发性思维。
  (3)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讲求团队精神,建立和谐课堂。让学生认识到成果是集体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
  (4)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分工明确、探究讨论、自我评价和交流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上述教学方式在我和学生们的数学课堂上收效显著。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只有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向主动化、个性化发展,最终形成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多层次的学习方式。同时,采用不同的课型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也丰富了我的教学技能。
  7、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加强情感交流
  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注意知识与情感的交融,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要设计好导入环节。教师应注意用精彩的导入语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其次,要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情感,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激情转化为理性思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要设计好结束环节。可以通过设计悬念的方式激发其探索的兴趣,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把握学科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所必需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小学数学既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学既要合理地继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教学方式,又要重新定位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创造新型教学模式,从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上打开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66, 179, 3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4]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 【发布时间】2017/4/20 16:15:46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