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广西陆川县第三中学 万鹏程
【摘 要】 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往往作用不大的。作文改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作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尝试通过学生自改互评教学,探讨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自改;互评
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往往作用不大的。作文改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作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尝试通过学生自改互评教学,探讨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养成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的习惯,并侧重提倡学生之间互相评改。
一、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现实意义
教师批改作文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个教学班一次几十篇,两个教学班则是一百多篇,劳而功少。作文修改消磨了语文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不仅效果低,而且削弱了备课、课堂设计,正所谓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如果教会学生自己改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也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设计,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要自己修改,而且要反复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他在著作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给学生的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学生作文的发展就会有“瓶颈”的制约。“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经受过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定论。
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交流的平台,提高作文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并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还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改和学生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二、如何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1、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兴趣。
学生自改作文,刚开始会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如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唐代贾岛的“推敲”。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郭沫若的“一字之师”故事,鲁迅先生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手稿,在反复读了两百多遍后才完稿付印。杨朔的《雪浪花》仅三千多字的篇幅,修改了二百多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懂得“好文必改,改重于写”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同时,每次组织学生修改作文后向学生展示修改成功的作品,把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鉴别,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修改的积极性。
2、结合阅读教学,夯实自改的基础
叶老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作文训练必须和阅读教学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为自改作文打下了基础。叶老提倡用“念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稿子,并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验证。语感增强了,就能边读作文边凭着对语言的灵敏感觉,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在阅读教学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方式。如研究词句时提出: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这样开头、这样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分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调换一下?课题与内容有什么联系?换一个怎样的题目更好?研究写法时提出:文章是怎样表达中心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阅读中经常用这类问题质问自己、反思自己的阅读成果,在修改作文是就会自觉地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就善于发现自己行文中的弊病。
3、采取逐步引导,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最有效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重在教给方法,教师要有计划地一步步训练。学生作文的评改应多种形式以“师评”为辅“自评”“互评”为主训练学生自改能力。第一步默读,修改文章的内容,看看思想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详略安排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第二步轻声读,修改文章的形式,看看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字、漏字等。第三步朗读定稿,再回到整体全面检查。教给学生五种方法:即增、删、调、改、换。同时确定一组修改的符号。这些训练从扶到放,逐步提高要求。
我的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师生共改,即教师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师生合作边读边改边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评改的要求和标准,如行文书写是否规范,文面是否干净,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标点使用是否得当,有无错别字,用词是否准确恰当,语句表达是否完整,句与句之间是否有相悖之处,段语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紧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想照应,文章的亮点在哪等等。修改过程中教师相机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一句加进去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开头结尾这样改你觉得有什么用意?你觉的文章改后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等等。学生想到的让其自己说,没想到的,教师相机指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改的道理。第二步是学生自改,即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作一个大致的修改和自评。自己找出文章中的缺点,评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满意的理由,再找出作文中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说出不满意的理由。第二步学生互改,即让每位学生自主选择一位水平相当的同学交换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可进行全班讨论,或教师点拨,释疑,学生批阅后教师审批,加以评改,纠正。
实践证明,在作文批改中变“为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林雪《如何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写作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2009年第7期。
[2]李立伟,《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杂谈》,2003年第5期。
- 【发布时间】2017/4/20 16:18:19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