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作者】 邓晓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广西博白县双旺镇邦杰村小学 邓晓丽


  【摘 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做好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引领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兴趣,引入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其次要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然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要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关键词】 引领;课外阅读;兴趣;指导方法;培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引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低年级学生因为知识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所以应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中年级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可适当增加儿童小说,如《木偶奇遇记》,经典小说如《西游记》、《童年》、《爱的教育》等;科幻类作品如《飞向天空》;历史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的阅读;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基本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可增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我的大学》、《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有条件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学习从电子读物上获取知识信息,享受网上阅读的乐趣。
  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如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套这样的房子,它可以飞、可以潜水、还能冲出宇宙,寻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学说:“我想让每户人家都装上一扇智能门锁。把家庭每个成员的相貌、声音、指纹等信息输入电脑,它就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来,只要主人触摸门锁,它便自动打开,对其他人则不理不睬。”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我们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2.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为:文章题目—文章体裁—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记叙文的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3.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4.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 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广大教师更新观念,勤于钻研,善于引导学生,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从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 【发布时间】2017/4/20 16:18:47
  • 【点击频次】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