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

 

【作者】 林文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


广西博白县双旺镇白平村小学 林文忠


  【摘 要】 注意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苦练“内功”,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吸引学生;运用新颖动感的电教媒体;适当调整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注意力;关爱;培养;兴趣;吸引;情绪

  心理学认为,人在留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当然更是大量地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势必引起学生的反响,而这种反响,也就是课堂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较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语文教师要苦练“内功”,关爱学生
  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苦练“内功”。要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钻研所教的学科,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既要讲究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又要讲究授课过程的互动性、艺术性,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地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求知的快乐与满足。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要真心地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严以为表、爱以为里、严慈互济、宽严有度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魄,应该成为新时代教师的标志。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引起注意又能维持注意,兴趣是很重要的,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体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它在社会中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大,改革开放的需要,商品经济市场的需要,在这些方面学生已自觉感到对之很需要。如果教师能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兴趣,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讲好这一文体的特点,就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事实表明,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除了上述的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外,教师还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提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但在开始讲授一门新课时要说明这门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说明它的重要性,而且在每上一堂新课时就要开“堂”明“义”。这个“义”往往就是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一下子就重视起来,注意力也就会集中起来。例如教《荷花淀》一文时,可向学生提出下列目标:1.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生活,激发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按教师提出的这些目标去读,那么他们就能集中课堂注意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力求教学结构的合理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形象化、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变单一的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的传统模式为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采用电声光传播技术改进语文教学手段等。
  三、精心设计教学,吸引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特点,寻找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浓厚的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争先恐后的参与中自觉集中注意力。如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可以针对不同段落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学习,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学了之后,老师顾作疑问:“这样的话语太委婉了,我把它改改,大家看看行不行,‘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里的确是没有了,我默默一算,24年的时间从我手中溜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真让我大吃一惊!’”话音刚落,学生们哄然大笑,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说:“不要只是笑,和我辩辩,要不要改。”要和老师辩理,学生顿时便活跃起来,都争先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第三自然段中,针对课文内容,拓展思维,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几句关于时间流逝的句子。这一拓展训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贮存,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乐于参与,注意力更加集中。诸如:“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前过去;上网时,日子从敲击的键盘上消失;闲聊时,日子从嘴边溜走……”一句句妙语从孩子嘴中蹦出。是啊,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里,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了孩子专注参与课堂的习惯,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运用新颖动感的电教媒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主要是学生听老师讲授知识,以听觉为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形式多样、新颖动感的电教媒体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使原本单调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一场视、听觉的盛宴。声像并茂、生动活泼的图像可以更轻易地抓住小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知识。现代小学课堂上使用的电教媒体主要包括:录音机、投影幻灯、计算机等等。比如在讲《泉水》一课时我利用计算机为同学播放泉水流动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瑰丽。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想不集中注意力都很难。
  五、适当调整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在疲劳情况下,常常不能觉察到那些在精神饱满时易于引起注意的事物;反之,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注意,而且,注意也易于集中和保持。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使老师不能从素质教育考虑,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这就转移了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应少而精,使学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于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有了这种大气候,注意才能真正地入神,教学效益也才会从整体上真正地提高。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更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发布时间】2017/4/20 16:20:49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