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究性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小学 马 丽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活动形式,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①趣味竞赛式。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既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竞赛可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形式不能太单一,要强调趣味性,要灵活多样,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②快乐游戏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为游戏趣味性强,简单易行,所以深受所有孩子的喜爱,语文游戏式的活动课正是将语文知识融于游戏当中,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活动时,学生不受整齐划一的课桌椅的约束,在动态组合中开展活动。③体验表演式。小学教材里的很多课文情节性都很强,在学习课文后我将其改编成故事让学生去演。学生在演之前必须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感情等,于是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④社会实践式。语文活动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包容着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从大语文的视角来看,生活处处皆语文,“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资源皆可用”。所以这种类型的语文活动是不受教材、地点限制的,我总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组织实施,如:上街找错别字、写调查报告、写春联、学做导游等。此外还有尝试式、操作式、阅读式、摘录式、编报式、汇报式等。但不管是用哪种活动形式,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行组织实施,如:上街找错别字、写调查报告、写春联、学做导游等。
二、探究性阅读是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
探究性阅读方式实质上就是一种“问题解决式”阅读方式,它以“问题”为核心进行自主的探究性的阅读。很明显,这个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在无疑处生疑,且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此外,还要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但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那就是要始终以“问题”为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思维”呢?①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②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不足,单靠胆量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切中问题的关键。犹如一只处在十子路口上的小羊,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予诱导,给学生一些提示或暗示,使学生不至于成为“迷途羔羊”。
三、重组多篇课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材料中不外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诗歌等几种类型,有时也可以通过重组多篇同类课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组方式可以是:以现有的教材编排单元为组,找出研究点,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一篇课文为主,引进几篇类似的文章合成一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一册教材中的相关课文进行组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教学古诗《示儿》时,可以把《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三首诗放在一块儿进行学习。因为这三首诗写作背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等都是相近的。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们不仅能深深地感悟到诗人的爱国热情,体悟到被金兵占领下的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来要用三个课时,现在只要一个课时或两课时了。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学生以往学古诗的传统方法。通过归类重组学习,学生发现,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古诗,完全可以按写春夏秋冬景的诗、叙事诗、抒情诗等进行归类学习。同样道理,在学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课文时,也可根据需要对课文进行归类重组学习。
四、引导小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课题小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学习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说。小学生的这种“研究”本身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研究,学生在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学到了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还可以学会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方法。小学语文负载有丰富的文化,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并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课题小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学生课题小研究就是由老师提出一些小题目(或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研究”的题目)为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或“研究化”,我们要求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和思考的问题,是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问题。比如:“江口镇的白色污染的现状及解决的办法”、“如何让废旧电池不再影响我们的环境”、“校园环保问题调查”、“零花钱如何花的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让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的具体步骤:①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课题)。②让学生写出课题研究的意义。③学生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④整理材料、形成结论。⑤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形成小论文。通过开展课题小研究。小学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形成。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感兴趣。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更能可贵的是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了。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 【发布时间】2017/4/20 16:23:32
- 【点击频次】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