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高分策略

 

【作者】 李 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高分策略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李 丽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作为一种集阅读理解、词法和句法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题型,它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和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本文结合近年高考完形填空真题,简要分析了高考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考点分布以及解题策略。 
  一、NMET完形填空题型的特点分析
  NMET完形填空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还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语法判断能力、语境判断能力额推理判断能力,也考查考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化与科技等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它要求考生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合乎语境的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完形填空在NMET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NMET完形填空属于检测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既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所学的词汇(词义、用法、搭配)与语法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根据上下文时空线索通篇考虑,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最佳选择。完形填空的语篇取材一般是一篇情景独立或相对完整、夹叙夹议的短文。短文长度由250到300个单词不等。从空间距来讲,一般都在10词以上,也有少数空的间距少于10词,但最短不少于4词。一般来讲,空间距越小,试题的难度系数越大。从挖空的词性来讲,一般都集中于实词,但偶尔也可见虚词。为了便于考生阅读,在该短文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均不出现空白。
  二、完形填空题型的应试策略
  1. 评析首句 预览全文
  一般来说,文章的首句即为文章的主题句,是我们借以理解文章的窗口,后面的文段,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首句虽短,但其作用不可忽视,而且由于其一般不设空,能完整保留信息,有概括性和预示全文大意的作用,是展开全局思维的基石。文体与首句所体现的信息,会引领考生对全篇文章作出一个情感、内容期待,为全文的理解与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方便。
  2. 通读全篇,确认信息
  首句只是对文章的粗略印象,况且有的首句可供借鉴信息极少且抽象,对其归纳准确与否还需置于具体语境加以分析。
  ①泛读—通读全文,抓住主旨
  有的同学总是急于求成,想到一步到位,或是由于原文设置空格所造成的理解障碍,担心通读全文抓不住大意还浪费时间,未通览全文即边读边填。结果就句论句,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思维陷入片面与破碎,理解偏离文章的中心,为后面的题目解答埋下隐患,欲速不达。
  ◆克服急躁心理,满怀信心,全神贯注,目光越过空格,排除干扰,注意把握短文的整体内容。任何短文都是围绕某一特定中心话题展开,抓住了话题便可“举目为纲”—掌握短文的脉络;同时可以避免思维断点的漂浮不定,从而准确、迅速地“完型”。
  ◆通读全文过程中,要从总体把握其主题、大意,作者的观点、思路,文章展开的线索等信息。应该着重反复出现的主题词所编织的信息网,联系已有的与主题思想相关的常识储备,作为进一步猜测文章内容的依据。
  ◆泛读没有必要对空格、细节加以细致推敲,要遵循迅速的原则,建议用时2—4分钟。
  ②精读—细析原文,分层突破
  通读后自己大脑中已经形成有关短文信息的“图像”,此时便需精读文章,仔细推敲,结合选项作出判断。精读并作答是解答完形填空的重中之重。此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所积累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和已经获知的背景信息“乘胜追击”,紧扣文意,仔细辨析四个选项,作出最佳选择。
  3.复查阅读,确定答案 
  由于读者受到英语词法、句法知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局限性的影响,学生在经过几轮阅读后很可能依然无法消除个别逻辑上的误区,所以要求考生解完题之后务必再把文章通读一遍,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真正意思,及时修改与全文有出入的一些选项。
  三、完形填空的复习与备考建议
  1.注重积累,扩大词汇量
  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词汇、短语习惯用法的考查是完形填空的命题角度之一。平时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单词、短语的熟练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习惯用法和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等方面。习惯用法,是英语中的某种固定的结构形态,即所谓的“习语”,不能改动。在众多习语中,介词扮演着最为活跃的角色,其次是副词,当然也包括动词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在平时掌握好习惯用法。对于词义辨析,此类型题目有加大考查的趋势,要做好这类题,必需有较大的词汇量和词语搭配能力,词语辨析能力,特别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它们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题看,近义词或近义短语的测试力度逐渐加强,并成为测试热点。四个选项不是词义相近,要不就是近义动词的同一种时态的现象,或名词的单复数搭配。若选项词义差异很大,必然文章中藏有提示语,正因如此,往往第一个选项有时需要读完全篇短文才能准确回答。
  2.强化句子结构的分析
  文章的总体把握离不开句子结构的准确分析,这是确切理解句意的有效手段,也是做完形填空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完形填空题中对于连词的考查往往涉及到对短文篇章结构的把握和句子结构的分析。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关系全局。
  完形填空题中有些试题是根据语法知识、典型句式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设的。要做好这一类题目,基本的语法储备必不可少,要学会分析句子是哪类句子,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还是并列句。另外,我们还需对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看它们是因与果的关系,还是现象与结论的关系,或是前后承接关系,或是后对前的进一步解释关系,还是其他的如并列、同位、对比、转折、选择等关系,具体到句子再根据平时语法积累准备判断。只要平时语法知识掌握牢固,逻辑思维清晰。句子结构分析得当,这类题目应力争全对。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应试成绩的根本。阅读不仅能够扩大人的词汇量、提高对语篇的感悟能力,同时,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知识。前者是考生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必备条件;而后者可以有效地帮助考生把握文章逻辑线索。在现实教学中,许多学校过早地结束课程,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往往是一天一套题,结果虽然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达不到老师的预期效果。因而,应该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放在首位。老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悟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材料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成败。太难或太易都会磨灭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即使是老师认为难度适中的文章,也难免出现学生不认识的词汇或固定搭配,许多同学便本能地求助于词典。阅读活动中的这种频繁中断会妨碍学生对文章整体架构的感知。做完形填空的速度不能太慢,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后面的试题来不及做。那些平时习惯于逐个单词阅读的学生,容易造成思维中断,不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要帮助其纠正这种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也要求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细节,特别要正确把握反映作者观点和态度的细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反映细节的文字加以理解与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演绎和归纳的能力,从而达到既不忽视文章细节,又能正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有了良好的阅读技能,学生不仅能在做完形填空时游刃有余,而且还能从整体上提高英语考试的成绩。
  5. 形成有效的作题技巧
  完形填空题型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我们在完形填空题型的训练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题习惯,作到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更要培养学生把握语篇逻辑线索的潜意识。NMET完形填空选材的特点决定了文章的逻辑线索一般都是围绕一定的时空转换而展开。对于这种时空转换把握的准确与否不仅受到考生语言知识制约,同时,还要受到考生相关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影响。还要培养学生在语篇逻辑线索主导下及时预测空缺词汇的能力和习惯,并将测得词汇标注到相应空白处作为最后定夺答案时的语义提示。NMET完形填空的所给选项的设置特点,要求考生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整个语篇的宏观语境的逻辑一致,还要考虑到空前、空后的微观语境的逻辑一致。很多情况下,考生可能无法在语篇逻辑线索主导下从文章的大语境中准确预测空缺词汇,这样就需要从微观语境入手,仔细寻找线索。
  总之,完形填空是一种既要求有正确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要求有扎实的语法、词汇和文化知识积累,是一种全面考查考生全面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要有效提高学生完形填空题型的考试成绩,不仅取决于考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有赖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题习惯。教学实践证明,只要从提高阅读能力和改善应试技巧两方面同时入手,就可以确保考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 【发布时间】2017/4/20 16:55:49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