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作者】 王泽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贵州省黔西县锦星中学 王泽玉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要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途径。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课堂模式教学步骤可分为八个步骤,即:Step One Warming up , Step Two Listening , Step Three Reading , Step Four Language focus , Step Five Meaningful practice , Step Six Exercise ,Step Seven Homework ,Step Eight Teaching reflection.在此我就其中的三个教学环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导入环节(Warming up)
  课前就所授新课内容布置任务,任务要具体、明确且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Warming up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1.Duty report or free talk
  本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活动可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值日报告(包括星期、日期、天气、出勤和对上节课的复述或概括)、同桌或小组表演(上一课的内容或与新课相关的内容)、话题介绍(包括歌曲、贴近生活的事件)、文化背景介绍(包括有趣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或学生陌生的西方文化)、口头作文(课前教师必须布置好任务)。这种练习途径,既使演讲的学生得到了训练,又训练了台下学生的听力,学生听说能力普遍加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了语言实践量,培养了学生听的辨析能力。
  2.Teaching new words
  本环节为词汇教学阶段,由Duty report环节引出新课相关信息,由此呈现新词汇,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是在一定的语境或新课的句子中的,对于学生来说放在句子中的词汇记忆更深刻,且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
  二、听力教学环节(Listening)
  学习一种语言,听为第一要义。只有听懂了,才会说、会写,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最感困难的一项技能。从我对学生的调查来看,有80%的学生感到听力困难。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1、听课文的录音,学生跟读,教师提供地道的英语,纠音正调。对于学生读起来有困难的词或句,要让学生多次跟读,以达到纠音正调的目的。
  2、教师根据课文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一般听两遍,学生捕捉信息完成任务。问题设计的形式要根据课文内容,最好设计一些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句。
  听力教学环节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单词──短语──短文的训练。从初一开始就应注重听力教学环节,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填单词,是比较容易的,要求所填的单词是本课的重点且要求四会的单词。以此来适应考试中学生认为最难也是丢分最多的听短文填空题。初二和初三重点放在短句判断和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在听力教学环节中,我非常注重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听力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技能。
  总之,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必须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讲,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需要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掌握技巧,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的。
  三、阅读教学环节(Reading)
  此环节包括两部分:朗读和阅读,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章之间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是读者积极主动地在其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文章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建构的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在朗读、阅读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朗读,在听完录音后,学生迅速朗读1—2 遍,培养语感。然后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组表演、朗读接力等。
  2、阅读,带着设计的问题快速阅读,完成阅读任务。设计问题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如果在Reading教学环节中,老师按照老办法,只是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阅读。然后就课文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和语言知识进行讲解,而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性参与,师生互动的阅读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失去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的机会,过分的依赖老师讲解,这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的非常困难。
  所以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积极思考,努力为学生提供具有刺激和诱导的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提供多媒体材料的视听,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交际和任务成果的交流来促进语言的习得。学生在课堂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有选择的获取信息,他们是交际的主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充分发挥其语言交际能力。他们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其不同的语言能力、不同的信息摄取量、不同的知识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任务成果,体现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在阅读课中的主体作用。

  • 【发布时间】2017/4/20 16:56:17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