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双语语文课渗透美育探微

 

【作者】 于利其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双语语文课渗透美育探微


新疆温泉县哈日布呼牧业寄宿制小学 于利其


  【摘 要】 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
  【关键词】 小学;双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美育是小学双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体现小学双语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有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握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汉字欣赏能力,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小学双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
  (二)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对从小说着维吾尔语,听着维吾尔母语长大的孩子,如何体味国家通用文字作品的语言美,就是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三)在观察中感知美
  美,隐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在平凡中。我们只有细心地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充分地感知它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若是察人,就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提练出人物的思想美、行为美。如:《鱼游到了纸上》,其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许多人围在金鱼缸旁边,看一位青年画金鱼。我在教学中利用“班班通”为学生播放插图进行教学的,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多方面作出辨析和判断,理解外貌描写的特征、作用,并由学生入境入情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出内心的赞叹。进而充分地感知青年内心世界的美好,产生对青年的敬佩之心。
  (4)实践中发现美
  记得,有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美丽的校园》。我带着学生到校园里四处走走,观察校园里哪些地方很美?美在哪里?其中有一位学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呆呆地站在校园白杨树下,很多学生看不久就走开,唯独她还站在树下,我便问她:“你为什么还不走?”她认真地说:“老师,有三个小鸟窝在树杈上,多好看!”我心里不由地闪过一丝微笑:并对她善于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给予鼓励。而后,她写的作文便有了一段精彩的语句“我想这三个鸟窝一定是很友好的朋友,在爸爸妈妈不再家的时候,他们常常去邻居家玩耍,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相互追逐,时而停立在枝头,吮吸新鲜的空气,听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快乐极了”多好的发现,多美的语言。  
  (5)在比较中鉴赏美
  在小学双语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最美的或比较美的事物,树立优秀的审美典型,并将它加以比较,使审美标准明确,美丑分明。《落花生》一课中,父亲有一番话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他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桃子、石榴、苹果更美,更好吃。”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桃子、石榴、苹果很美,那花生的可贵之处在那里?”从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花生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感受花生的内在美。
  总之,小语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能力,达到大纲提出的“陶冶爱美的情趣”为目的,使儿童“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语案例》 海南出版社2002
  [2]《教师课堂管理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刘晓明2005
  [3]《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6

  • 【发布时间】2017/5/8 13:58:57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