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因式分解的教学
浅议因式分解的教学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六中学 李广淑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类恒等变形,它与代数式的求值、整式乘除及分式等内容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注重建模、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培养。虽然实验教科书降低了教学难度,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仍然很多,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归纳了因式分解教学中的“六性”,希望能给学生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开启思想火花。
一、常规性:数学建模思想。是指学生应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积的形式),掌握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的问题:(一提二套三分组)会确定公因式,先提公因式,过程中不能添项,也不能漏项,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等常规性规律。
二、准确性:数学灌输、类比、归纳思想。是指学生对公因式(系数,次数)因式分解的公式(平方差、完全平方)等的结构特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包括字母系数、字母次数和多项式之间的连接符号等。既能用语言描述,又能用字母表示,把公式的结构特征装在心里,只有完全符合特征才可以分解。
三、完整性:指在因式分解时,必须全面考虑,从整体思考:前一步的分解为下一步作铺垫,不能顾此失彼,目的是分解到不能分解时为止(注意分解范围),并且在分解时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像换元法一样,把一个单项式或一个多项式看成一项,用整体思维解决
四、预见性:数学化归思想。对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先用提公因式法尝试,其次应有预见经验,即两项式或三项式用公式法尝试,三项或三项以上多项式应用分组法、添项(或拆项)尝试,而且应明确分组法、添项法原则:能继续下一步分解,且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这种思维极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灵活性:辩证统一思想。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形,按常规方法分解时,也应注意因式分解的灵活性,思维指导方法,结合代数式的变形特征,多项式的分解方法不止一种,记住“条条道路通长安”,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六、可逆性:数学转化、化归思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互逆,适当时因式分解的正确性可用整式乘法检验,特别是提公因式过程,特定字母的求值等最简不过了。
总之,要学好数学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初级中学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这些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思维定会有所发展。因式分解是代数综合知识之一,只有学生思想明确,方法正确,结合上面几点大胆尝试练习,体会、推敲总结,在提高双基、渗透数学思想等几方面会达到预期效果。
- 【发布时间】2017/5/8 14:16:58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