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乡村小学数学中的“指导与探究”教学
乡村小学数学中的“指导与探究”教学
贵州省兴义市木贾街道办事处那年小学 徐坤琴
我校是木贾街道办较偏远的一所乡村小学,这里离城很远,大多数学生是布依族,教育非常落后,工作中老师们都觉得非常吃力,因此,在教学上我们都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但效果都不明显。目前,学校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现实之间的矛盾;二是数学课程内容总量偏多与探究教学在客观上存在的费时较多之间的矛盾。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指导-探究”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指导-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经过17年来的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指导-探究”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基础之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是进行“指导-探究”教学的前提。
二、采取适当的探究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要完成新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应用”这一学习过程,就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作用,更要注意让学生合作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将平时收集到的鞋盒、烟盒等物品取出来,每四个人为一组展开探究,动手将它们剪开,观察一下这些立体图形的面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图形有怎样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使枯燥的学习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从而更易于理解与掌握。
三、在探究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指导-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去。同时,教师更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最终达到“指导-探究”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指导-探究”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我们这虽然很偏僻,但作为教师,应随时关心最新教育教学动态信息与发展水平,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才能,做一口永不枯竭的活水,能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营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与验证,提高“指导-探究”教学的效率。
“指导-探究”的教学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敢于探究,就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 【发布时间】2017/5/8 14:17:28
- 【点击频次】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