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绘本阅读教学

 

【作者】 周太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绘本阅读教学


青海省同德县唐谷镇谷芒寄宿制小学 周太加


  【摘 要】 绘本是国外备受重视的一种阅读方式,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梅子涵教授也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绘本,认为绘本是“人生第一本书”。我校已经开始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笔者结合科组的研究及个人实践经验,从引导学生猜测、进行“悦读”、创写故事、感悟人生道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绘本;猜测;悦读;创写;感悟

  一、猜测,扩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猜测,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比如:看到标题,可以猜想正文,然后把正文与所猜测的内容进行比较;读了开头,猜测文章的结尾;读了上段,猜测下段。
  想象是图画书的一大特点,儿童的想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最富想象的部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悦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绘本的图画,夸张可爱,充满童趣;绘本的文字,简洁生动,意犹未尽;绘本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孩子们在阅读时,自然而然地被那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图画所吸引。在教学中,教师应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到阅读的快乐,即达到“悦读”的效果。
  三、借助良好的环境创设发展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阅读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室、大走廊、楼梯间的墙饰布置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每次给幼儿上完一节绘本阅读课,我们将绘本故事中的关键词、形容词等展示在墙上,看起来内容挺丰富,但渐渐的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墙上的这些字并不感兴趣,他们很少注意到这些文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文字信息呢?一次,我偶尔发现两名幼儿指着“娃娃家”里“妈妈”(汉字的旁边有形象的妈妈图画)的字在认真地阅读。我一下子得到了启发,原来孩子喜欢与他们生活相关的文字信息。于是,我改变方法,将绘本故事内容与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在墙面上,让幼儿在课间、游戏中有意识地去看看、讲讲、认认。如绘本《袋猫妈妈》的教学中,我的目标是这样的: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猜测、讲述画面的内容。3、具有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我为幼儿创设了墙面的环境,将满载温情的图画书一页一页地呈现在后墙上,并将每一页上的文字都记录在图画下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的文字。
  经过上一阶段的努力,幼儿对墙上图文并茂的画面关注程度比原来更有提高了,他们自然也有了读的愿望。总之,教师在绘本阅读的环境创设中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调整教育策略,做到观察在前,计划在后,这样在活动中才能收到实效。
  四、有趣的故事,深刻的内涵
  学生对长篇大论灌输式的道理,既不感兴趣,也接受困难。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明白人生道理,绘本提供了最佳的途径。因为绘本的作者往往在简短的篇幅中,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既让学生感到快乐有趣,又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如《小猪变形记》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做自己最快乐;《猜猜我有多爱你》则告诉孩子们父母对你的爱是远远大于我们的;《白云枕头》告诉学生朋友间应该友好相处;《两个秘密》告诉学生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和帮助故事讲的是道德层面和价值观问题,但表达一点不生硬,孩子们在愉快的阅读、想象、思考中明白道理。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听读)的过程中,自己慢慢地感悟。这样的绘本,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次阅读,就是一次心灵的“盛宴”。而且孩子们会期待下一次的绘本课。
  五、创写,触动学生创作的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图画书语言,通俗浅近,生动简练,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模仿和借鉴。图画书中最常用的拟人、夸张手段也为儿童所相对乐于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悦读,还要让孩子从绘本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或模仿,或续写,或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发现表达自我生活世界,从而使静态的物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为习作铺垫情感的底色。
  绘本阅读把快乐带给学生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让学生接受人间最美好的精神洗礼。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给老师一个全新的视野,给学生巨大的精神享受。绘本阅读,让老师受益菲浅,让学生乐趣无穷。

  • 【发布时间】2017/6/5 20:20:59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