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道西小学 邱启周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本文就师生写作的两难问题谈实践经验。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也成了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真情实感,文章读来干干巴巴。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很多,据了解,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都不喜欢;我想写的,老师又觉得不符合题意,于是学生觉得作文没意思。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作文,快乐作文。
一、创新观念,转变学生对作文“难写”的看法
《新课标》要求: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鉴于此,教师必须创新写作观念,抛弃老一套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写作是表达,是说话,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给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表达的权利,从鼓励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开放写作内容,开放写作形式。哪怕是一首小诗,一篇简短的日记,一段独到的体会,一份真情的流露,都可以当作一篇习作,让学生真正写出实景实物,叙述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真正把学生从写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写作上不再瞎编乱造,不再东拼西凑,能用真心、真话、真情抒写他们的生活,爱上用我手写我心的表达方式。
农村孩子,生活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笔者在一次与一位不爱作文的学生闲聊中发现,他特别喜欢钓青蛙。我问他怎么个钓法,他讲得神采飞扬,头头是道。然后我让他以《钓青蛙》为题把刚才说钓青蛙的话和老师说的话写下来。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写道:“钓青蛙十分简单,只要拿一根小竹竿,两端系一根线,再把蚯蚓拴住,吊在线头上做钓饵,这样就做成了钓竿。拿到池塘边把钓饵放在草丛里上下抖动,便引来了许多青蛙。”“傻乎乎的青蛙一口吞了蚯蚓,我把它吊在半空中,伸手抓住青蛙,拔出钓饵,一只胖墩墩的青蛙就到手了。”后来“老师告诉我,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我就再也不钓青蛙了”。学生写的是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他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文章就写得比较具体、生动。我还利用作文课让他把这篇文章读给同学听,同学们听后给予他点评,我还让同学们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再问:“作文难写吗?”他和同学们都微笑着说:“不难写。”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也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可以采取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多给他们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给他们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
在观察过程中,因小学生控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如想要学生写一篇以《我最喜欢的——(水果)》为题的作文,可以通过让学生从家里自带喜欢的水果来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触摸水果的外表,品尝水果的味道,了解水果的产地、价值等方面去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再写作文,学生肯定不难写。再如一次野炊活动以后,教师以《野炊》为题让学生作文,不少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比较多的精彩片段和镜头。如一个学生写野炊生火:“我只想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下子把松枝、枯草塞进灶膛,伏在地上用力吹气,没想到一股浓烟倒灌出来,熏得我眼泪直流,咳个没停”。就这几句话,把一个平时不做家务的小家伙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学生参加了实践,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在活动中,学生看了、听了、想了、也做了,内容越丰富,他们的感受就越多,体验就越深刻,写起来得心应手,作文在他心目中也就不难了。
三、范文引路,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一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的文字优美,可品可赏;有的含义深刻,令人深思;有的情感真挚,打动人心;有的意犹未尽,让人遐想……根据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模仿是小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渗透写作的特点,让学生学好范文,以读促写,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训练。如仿照课文中某些精彩片断的描述手法,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这样一来,降低了作文难度,学生也易于接受。还可采取说写,如画出令你感受最深刻或最能打动你的词句、段落,说说你的感受及打动你的原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怎么说都可以,只要合理就行。还可采取续写,
四、激励性评语,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自信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味严格地评价,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毕竟小学生的水平还明显算不上高。因此,如果批评太多,会使学生在拿到作文时,一看教师评语便信心全无。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中要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如学生写《记一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对这位学生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他是怎样干的?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结果没过多久这位同学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尽量多地寻找学生的优点,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进步,用赞赏的评价语去指出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写作初期便有深厚的兴趣,能够在作文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比如有的学生比其上次写得通顺了,有的学生可以运用一些较精准的用词了,有的学生观察得更细致了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评价的内容。当学生被表扬、被鼓励时,他们会更愿意在下一次的作文中争取更加努力,做得更好,从而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生地写作能力,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顺学而作,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 【发布时间】2017/6/5 20:22:18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