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课堂新秩序
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课堂新秩序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乌东德镇洛佐小学 海跃平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课堂教学秩序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需要走向新的秩序。应该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共鸣,让小学数学课堂合理有序、主动合谐成为课堂新秩序的要素。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的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强学生方式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尊重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新秩序;内涵;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的内涵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是相对于旧秩序而言的,面对新课程富有“动感”的课堂,显然不能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秩序观来分析评判而是需要新的秩序观。“和谐课堂的有序性,不仅表现了静态的物的因素、人的因素、而且表现为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课堂活动的有序”。只有教师与每位学生携起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机溶解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广泛的互动、交流,达到心灵的敞亮、交融与共鸣,教学课堂才有可能出现真正适宜的教学新秩序。小学教学课堂新秩序有以下四层涵义:
第一、小学教学课堂新秩序不再单纯是为了让教师的教案得以顺顺当当的执行和实施,更是为了促成教师在教学活中能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问题与心声,珍视学生的愿望与需求。
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更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实现。学生只需有思想的奇迹、思维的火花,特色的成果,总能在新秩序里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肯定。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新秩序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
第四、小学教学课堂新秩序是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的情景中应有的和谐关系的多维体现。更关注和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和心理感受,保护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愿望,鼓励学生体验、感悟、交流。
二、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有以下三种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一)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最为能动的因素,应成为教学新秩序的探索者、发现才和缔造者。当课堂不再是完全按照事先的设计亦步亦趋的时候,当学生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技能的机械操练的时候,当教师面对大量信息资源需要及时捕捉、有效回应的时候,创新新规则,形成新的课堂形态就显得十分迫切。
教师充当类似于“顾问”、“导演”的角色。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创新活动的顾问、导演,同时也是学习、创新活动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和各种心理、言行秩序处理的顾问和导演。要充当好这一角色,教师要强化教学的民主意识,构建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尽量多地发表言论、展示才华的平台。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让课堂无充满生气。师生关系,开放,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促教学机会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序、更加充满愉快学习的生机。
(二) 教师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
《新课程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些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去讨论、去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学生方式,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在处理具体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应采取何种教法与学法相适应。例如:课堂活动的安排就有个度的问题,有的课可以安排小品表演、游戏,有时还不止一个活动内容,一节40分钟的课活动占了15分钟左右时间。活动多,文化知识教学的时间就难以保证,不少课,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有余而严谨不足。其实有许多知识,没有冷静的思考和刻苦的训练是学不好的。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对话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动静搭配合理,张弛恰当有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三)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有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家长在抚“独苗”时,呈现出一定的“自由化”。有的家长不希望学校过多压制孩子的个性。家庭已经不再是学校忠实的同谋,这无疑催促了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构建教学新秩序。
笔者认为,尊重学生个性与构建教学新秩序并不矛盾。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力会特别强,记忆力会特别好,思维会变得更活跃。“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概念,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爱护、帮助和赞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去制止他,先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这算不上“违规”,教师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例如: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先走5分钟,再坐3/1小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由于学生设有学过分数乘法,大部分都是把5分钟化成12/1小时进行计算。而一位学生说:3/1=60/20,所以3/1小时就是20分钟,5+20=25(分),这样来得简单,教师把绣球抛给了同学们:家认为呢?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种算法有道理,教师也作了充分的肯定,全班同学的脸上都绽放出微笑, 教师也会心笑了。
- 【发布时间】2017/6/5 20:25:13
- 【点击频次】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