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柔波里

 

【作者】 韩金芬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柔波里


——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


新疆伊犁巩留县第一小学 韩金芬


  【摘 要】 教师通过召开有效的家长会及多种渠道,引领家长正确教育孩子。老师在学校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利用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家校教育双管齐下,学生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行为规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引领家长;家校共同教育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许多方面。如:古文、诗、词、国画、书法、传统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等。
  二、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作为学生来说,由于家长过于溺爱,造成孩子任性、认识不到劳动的艰辛,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劳。
  作为家长来说,对孩子的成长表现过问少,认为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有的家长又过分要求孩子有个好成绩就行,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学校来说,有的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分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足。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晚年幸福生活的保证,是祖国社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义不容辞的。在参加了“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课题组后,我欣喜的发现,课题组的研究策略刚好可以解决学生、家长、学校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做法
  在学校,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担任六年级(1)班的班主任,针对我班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开好家长会,引导家长教育好孩子
  学校一学期召开的两次家长会,我一定早早动手,准备好家庭教育的讲稿、PPT、再运用我班主任工作艺术和语文老师的激情演译,为家长呈现一堂家庭教育的精神大餐。因此,我班的家长参加家长会都从心灵收到一次洗礼,产生很大的触动。经过几年成功的家长会,家长也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认识到娇惯孩子,不注重对孩子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进行培养,这种观念是很不对的。现在,通过家校共同教育,班里爱老动的孩子很多了,打扫室外卫生区、教室值日,擦玻璃、擦灯管、给花卉浇水等劳动,学生主动自觉的去完成,且保质保量。班里杜绝带零花钱、零食已经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
  通过家长会,家长意识到,指望着老师从一个班50个孩子去发现,去因材施教,这几乎是一种奢望。但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却很有针对性,这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比如:戴振杰家长针对孩子爱看书的爱好,给他买了许多课外书籍,他的写作水平在班里首屈一指;李子焱的家长了解孩子的钢笔字写的好,就给他包了绘画班,现在李子焱的绘画才能,毛笔字在县上举办的比赛中屡屡获奖;马柯男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爱跳舞,就专门培养孩子的这方面才能,在学校“六一”文艺演出中,马柯男获得了无数掌声﹍﹍因材施教正是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认识到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呢?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如今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不仅仅把目光聚焦到考试分数上,而是更加投身于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来,更多的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现在我所在的这个班,不存在留守儿童。许多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在群里通过一些文字、图片、精美短文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做法,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温馨时刻,以及旅游见闻等,群里异常活跃,呈现出一片与时俱进的教育氛围,我也感到了一种教育合力带来的喜悦。
  这些都是在召开家长会时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教的成果。反过来,家长用学到的理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效果明显。我深深地感受到,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的支持是多么的重要,家长真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一点也不假。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文明行为规范的基石。
  2、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常规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备课时下足功夫。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学习,在备课环节做到胸有成竹。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教材当中,例如,在语文教材上,就有古诗的学习:如唐诗宋词,古文如《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伯牙绝弦》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传统文化知识在孩子心田扎下种子。
  在布置平时作业上动点心思。
  布置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我是这样进行的,在学生拍路队放学时让学生按顺序背诵《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80首》、早晨晨读时,都指定一些古诗篇目让学生背诵,每节语文课前背诵5首古诗,按星期更新。日积月累,让学生沐浴在祖国传统文化的涓涓河流中!
  作文方面。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如有关励志的诗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布置假期作业时,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如《芈月传》等。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如每年正月十五县人民广场上都会举办“元宵节灯会展”,我就让学生前往去猜灯谜!这样点点滴滴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会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巩留县第一小学是一个民汉合校的大家庭,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等多个民族,因而,学校根据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会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庆祝少数民族节日“纳吾肉孜节”。一般在公历3月21日前后,即农历春分,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把这一天看做是辞旧迎新的“交岁”日。每年这几天,丝丝春意驱散了天山南北的沉寂,各少数民族群众纷纷载歌载舞,以传统仪式、竞技活动庆祝“春天”到来。巩留县第一小学也以少数民族节日的习俗喜迎“纳吾肉孜节”。这一天,学校大餐厅准备“纳吾肉孜饭”,师生共聚一堂,品尝用小麦、大麦、羊肉、奶疙瘩等7种食材熬制的“纳吾肉孜饭”,共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
  每逢重大节日,学校总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融情活动。如:在穆斯林群众“古尔邦节”和汉族群众“中秋节”两节来临之际,在各族学生当中开展“你到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饼”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走亲访友,真正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新疆、热爱民族团结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4、以学校德育处制定的教育主题班会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每逢新学期,学校德育处会根据相应主题制定每周的班会主题。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
  如,学校德育处指定我班承担一节“文明规范教育”为主题的全校主题班会观摩课。在这节课上,我和学生不经意间就展示了班级的传统文化学习成果,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影响力量是多么巨大。首先,全班学生以大型诗朗诵《文明之歌》做开场,气势恢宏。期间,由戴振杰、卓兰同学表演的相声《做好学生》,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相声艺术中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收到了特别好的教育效果。还有,爱好书法的同学用毛笔字书写的“文明礼仪”格言张贴在黑板、墙壁之上,边朗诵名言警句,边欣赏“翰墨书香”,让传统文化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节主题班会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文明礼仪教育。我再次感受到了那句诠释教育真谛的名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还利用学校墙壁、宣传栏、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我所带班级的文化布置中,处处可以寻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如黑板一侧是一副较大的条幅书法作品“成功无捷径”五个大字,白色的宣纸衬托以红色的卡纸上面,也显得古朴典雅。另一侧是一副我班学生李子焱的国画作品《牡丹》,也是条幅的。左右两侧,一书一画,相得益彰!在这种班级文化的熏陶中,学习毛笔字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李子焱成了班级“书法小明星”。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文化也是对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是落在我们广大教师身上艰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题组内,我要潜心学习,加强研究,引领家长,提升自我,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奉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相信,在课题组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有伙伴的引领,定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学会与孩子沟通》 作者:张勤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7-1
  [2]《文化寻根》作者:冯海荣上海古籍出版社7-5325-2731-X,K203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 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发布时间】2017/2/11 20:00:20
  • 【点击频次】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