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作者】 李 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溪初级中学 李 娜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我们在作文课之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是收效却是很微不足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得反思我们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去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一、我校学生写作现状
  根据对我校学生作文写作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毫无兴趣,缺乏主动。大部分的学生如无老师要求,不会主动进行与写作有关的训练。
  2.一味抄袭,毫无创造。根据了解,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学生,在写作之前都会翻阅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参考书等,并从中摘抄,甚至是完全照搬。
  3.内容枯燥,毫无趣味。往往同类型的几个题目,其内容相似度极高,毫无新意。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写出优秀的文章。
  二、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1.随着课改的推广和深入,初中作文教学倍受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时也对中学生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重视鼓励自我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项工程中,语文教师要做的还很多,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写作水平而努力。
  三、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1.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尤为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入迷,入迷才会产生灵感。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不少人把写当做一道题目、一篇作文,这都不太正确。写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以前的人们写信,现在的我们写短信、申请、日记、周记等都是写,所以说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写。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内涵与重要性,于是我便要求学生写周记,善于发现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并把它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练笔的好方法。
  2.多看多记,积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由于学生生活圈子小,再加上所处的地域条件限制,不能够做到“行万里路”,但作为我们老师就一定要要求学生尽可能“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的古训说得极是。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好的书籍,尤其是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及当今文坛流行的一些作品,如《花季雨季》、《少男少女》等,《读者》、《青年文摘》等人文性较强的杂志,里面有许多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也符合青少年的阅读要求。这样,学生慢慢地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书看多了,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也就多了,写作素材也随之得到广泛和积累,为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就这方面来讲,我让每位学生单独准备一个摘抄本,用来积累平时看到的优美词句,以便于写作时能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 
  3.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就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可以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要加以肯定。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适合自己的文风。
  4.教学环节,相辅相成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贯穿写作,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相辅进行,为学生写作拓展新思维。研究阅读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阅读的心理过程是“感知——思维——吸收”,写作的心理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二者的过程虽不尽相同,但都在“思维”上交叉结合。因此,思维训练是读写训练中最本质的核心因素,我们要将思维训练渗透到读写训练的全程,并着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想、想像能力,使学生在借鉴、模仿创新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趣味性文章或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细心品味,使他们领悟文章的妙处,然后布置他们根据原文展开想像、续写故事、写读后感。这样的练习,学生感兴趣,乐意写。既引发了他们的写作冲动,又使他们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学到原文那种表现人物的写作技法。
  5.精心设计,激发灵感。
  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下转第37页)(上接第38页)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注重写作思维的培育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应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6.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陈规陋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如此,就能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发布时间】2017/4/9 10:14:34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