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谭满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吉林省集安市大路学校 谭满英


  叶圣陶先生关于“习惯”的经典论述“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科分化更系统更专业,即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还将是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生物学科教学上,我注意渗透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反复应用总结提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积累的这些经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艺术效果。
  一、明确掌握学习目标的习惯
  新授课前,根据课的学习内容,预习时,就要求学生掌握其学习目标,学生则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但显得很容易,而且更具有针对性,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标的设定要具体详细,这样学生的操作性更强,不至于无从下手,如果确实有些目标很难理解,我会给出解释和事例。
  二、养成“圈画”重点词语理解概念的习惯
  自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很多学生并不会自学。“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的课堂上,我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自学方法是画、记关键词。
  初中阶段,生物学的概念很多并需要掌握,所以主要是以理解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可是一个定义那么长,对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难度,所以我就采取画出关键词,记忆关键词的方法,以点带面进行记忆,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我就让学生把“空间范围、生物、环境”这三个关键词画出。关键词要圈起来,其他文字下面划横线批注。重点理解这三个关键词,加以联想记忆,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了。生态系统要有一定范围,比如一片树林,这一片树林里有大树,小草,花朵,小鸟,松鼠,蛇,还有蘑菇木耳等生物,它们的生活需要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这些非生物的滋养。这样学生理解关键词,串联关键词加深了对定义的理解。由于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三、培养检测验证的习惯
  “自学”完毕,随即转入“检测”,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检测”的目的:①引导学生粗略梳理和初步感知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②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和检查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通过“检测”,每个学生才能了解自己初始的真实水平,教师也能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疑难之处,在精讲时才会有侧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安排要有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养成听讲释疑的好习惯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书本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概念有了一定印象,在精讲阶段就是培养学生从老师的讲解中查漏补缺,释疑解惑,听讲的时候要选择有重点的听,对自己在自学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消化和吸收重点知识,理解难点问题,我会安排对我精讲完毕进行小结,这是学生自我知识结构构建和升华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分析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实验学科,在课堂上我也经常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学,花鸟虫鱼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研究就会发现,我们学的知识正是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如果我们能够触类旁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我们对生活的世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能提要我们的对事物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更能启发我们的创造性,这些素质正是我们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
  以上就是我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些实践,而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也是相辅相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良好学习方法易产生,也易消退,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眼耳口脑密切配合,协同合作,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坚持,老师每节课都要严格的要求,学生能坚持天天练习,把这些好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生成内化成行为思考的惯性,让被动的要求变成主动的行为,才是真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将拥有从容而美好的未来。

  • 【发布时间】2017/4/20 16:01:57
  • 【点击频次】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