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矫正

 

【作者】 姚敏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析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矫正


陕西省省定边县第五中学 姚敏娜


  【摘 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由于发育期的迅速成长而带来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负担,使他们经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总结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矫正他们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尽快从各种心理问题走出来。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问题;矫正对策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现在中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竞争激烈。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剧烈变化之中,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于处理,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失常。调查显示:当今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明显高于成年人,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嫉妒、怯懦、任性、社交困难、厌学等。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健康状况也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等。因此,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通过多年来的观察,不少学生受家庭、社会及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学习和活动中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表现。究其原因,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过分的挑剔和批评,不尊重学生,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父母离异;有的学生存在生理缺陷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走上心理发展的健康轨道。
  1.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功感。要产生成功感,关键要确立行动目标,确保确立的目标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切忌提出过高、过难的目标,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为学生设定一个小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我已经完成了!”,“我能行!”这样,从一个个小目标前进,积累小成功变成大成功,在认识上和情感上就会逐渐发生转变,使自卑心理消失。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布置作业分为必做和选作两种题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还有,在组织一些活动时,让学生自报力所能及的活动项目,特别对自卑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并对他们的点滴成绩也大张旗鼓的加以表彰。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享受的成功的喜悦。
  2.对于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例如,有的同学生理上有缺陷,却过分看重自己的不足,从而思想上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缺陷;切忌拿别人优点同自己的缺点加以比较,不然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同时要让学生要经常总结自己的优点,把它们列成一个单子,每隔一段时间总结一次,把增加的优点补充在单子上。看着渐增的优点,自己的信心也会提高。
  3.投身大自然,积极与他人交往,感受生活的乐趣。自卑的学生常常不和群,性格内向,顾影自怜,感叹事事不如意,因而更加自卑。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离开了自然和人际交往,就容易生活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失去生活的真实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苦恼。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春天的郊游,清明节的扫墓,工厂车间的参观,校园以外的义务劳动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一下人生,放松一下紧张心理,体会一下生活的气息。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二、教育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
  在竞争日异激烈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嫉妒心理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少学生中时常表现出来。如害怕别人比自己强,痛恨别人超过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同学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就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牢骚满腹,甚至作出破坏性行为。给自己和别人造成心理创伤。因此,教师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随时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品质。
  1.教育学生虚心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许多时候,当有的学生某个方面表现突出时,学生喜欢盲目攀比,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发展方面,把心思用在嫉妒上,干扰和损害了别人,同时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得不偿失。例如,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桌成了团员或优干,就钻牛角尖,觉得同桌不比自己强多少,他能入选,我为什么不行。专找到别人的缺点,而不从自身的不足找原因。从而不搭理别人,一向要好的同学突然间变成了仇敌,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应有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有目的的开展一些向优秀学生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时时看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在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做事总以自己为中心,无视别人的存在,不体谅别人的感受。为此,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可经常性的组织一些活动,像篮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合作性特别强,离开那一个人的努力都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要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别人的存在、别人的重要性,从而弱视自身在心目中的位置,弱化嫉妒心理。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鼓励学生乐于奉献。教师要借助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我们民族的一些优秀人物。像我们的好书记焦裕录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为利,为了兰考人民的幸福,忘我工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为信仰而牺牲的好儿女刘胡兰;为科学而献身的蒋筑英,为正义而流血的方红霄等。他们的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催人奋进。通过对这些先进人物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从狭隘的胸襟中解脱出来,思想品质得以升华。
  三、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
  怯懦也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过程。不少学生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乏进取心。感情脆弱,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怯懦心理使人自我怀疑,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敢交往,自我封闭,导致人际关系贫乏,并进一步使怯懦加剧。有的学生形成“精神恐惧症”,害怕面对考分,对老师敏感,见到老师就恐惧,甚至稍大一点的声音就会导致学生作出过敏反应,严重干扰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锻炼怯懦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1.创造各种机会,使怯懦学生得到锻炼。学校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而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创造各种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例如,经常性地提问一些胆小害羞的学生,让他们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完成一些演示实验操作等。也可以经常让他们到前台帮助老师完成一些教学辅助工作,如拿仪器、搬投影仪等。让他们经常在同学们面前露露面,使他们胆小怕事的心理得到锻炼。
  2.在活动中“逼”他们显示自己的力量。怯懦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做事容易紧张,经常表现为脸红,心跳加速,手脚不听使唤,头上冒汗等。因此,即使自己有某些方面的优点或特长,也常常会“深藏不露”。所以教师可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活动,如班内歌手大奖赛、烹饪大赛、讲故事比赛、“小画家”才艺展等,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在活动中“逼”他们。使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没有这方面优势的也要求他们尽情的发挥,用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逐步改变怯懦的不良性格。
  3.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失败,勇于争取成功。成功和失败是孪生兄弟,成功的取得往往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怯懦的学生本来就缺乏信心,当遭遇失败时,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甚至使他们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行动。因此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疏导,告诉他们只有行动才能成功。例如,我提到居里夫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做了无数次的试验,经过几千次的失败才获得成功,最后发现了“钋”。她最终获得诺贝尔奖,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生心理上受到强烈震撼。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强困难就弱,自己弱困难就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内心给自己鼓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练,在锻炼中提高,在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增强信心,战胜怯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和疏导,使他们的心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形成良好性格,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 【发布时间】2017/6/5 20:07:35
  • 【点击频次】692